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食品物流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食品及食品物流 | 第17-18页 |
·冷链物流、集成化物流与第三方物流 | 第18-20页 |
·食品供应链物流管理基本理论 | 第20-21页 |
·供应链物流管理 | 第20-21页 |
·食品供应链管理 | 第21页 |
·协同学理论 | 第21-23页 |
·供应链协同 | 第22页 |
·物流协同 | 第22-23页 |
3 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现状、问题及原因 | 第23-33页 |
·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现状 | 第23-26页 |
·农副产品生产流通量大 | 第23-25页 |
·“农超对接”模式迅速发展 | 第25页 |
·食品冷链物流日益完善 | 第25-26页 |
·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中的问题 | 第26-29页 |
·食品供应链物流基础薄弱 | 第26-27页 |
·食品供应链物流水平低 | 第27-28页 |
·食品加工企业、物流中心与生产基地对接整合性差 | 第28-29页 |
·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基于政府角度原因分析 | 第29页 |
·基于产业角度原因分析 | 第29-30页 |
·基于消费者的角度原因分析 | 第30-33页 |
4 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模式选择与优化 | 第33-47页 |
·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6页 |
·农业影响因素 | 第33页 |
·经济影响因素 | 第33-35页 |
·消费影响因素 | 第35-36页 |
·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模式选择 | 第36-43页 |
·核心企业主导模式 | 第36-38页 |
·第三方物流整合模式 | 第38-40页 |
·食品物流集成模式 | 第40-41页 |
·冷链物流运行模式 | 第41-43页 |
·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模式优化 | 第43-47页 |
·第三方物流运行模式优化 | 第43-44页 |
·集成化物流运行模式优化 | 第44-45页 |
·冷链物流运行模式优化 | 第45-47页 |
5 构建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47-73页 |
·食品供应链物流协同机制 | 第47-55页 |
·食品供应链物流协同的目标 | 第47-48页 |
·食品供应链物流协同的内容 | 第48-52页 |
·食品供应链物流协同的过程 | 第52-55页 |
·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动力机制 | 第55-63页 |
·外源动力 | 第55-57页 |
·内源动力 | 第57-58页 |
·核心动力 | 第58-59页 |
·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动力机制模型 | 第59-63页 |
·生产基地、物流中心与零售连锁对接机制 | 第63-73页 |
·对接模式 | 第63-65页 |
·三方对接体系博弈模型及分析 | 第65-70页 |
·对接要素体系和对接路径 | 第70-73页 |
6 案例研究 | 第73-81页 |
·案例背景 | 第73页 |
·寿光农产品物流运行模式选择发展 | 第73-77页 |
·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模式转向以物流园区为主导的模式选择: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区 | 第73-75页 |
·以电子商务为主导的寿光蔬菜交易市场运行模式选择:中国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商品交易所 | 第75-77页 |
·寿光农产品物流运行机制建立 | 第77-81页 |
·寿光农产品物流运行主体信息协同机制 | 第77-78页 |
·寿光农产品物流运行动力机制 | 第78-79页 |
·生产基地、物流中心与零售连锁对接机制 | 第79-81页 |
7 主要研究成果与展望 | 第81-83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