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基于EPR的包装废弃物回收模式选择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8-23页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1页
     ·研究背景第8-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20页
     ·逆向物流的概述第11-13页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第13-16页
     ·基于EPR 逆向物流的研究综述第16-20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方法第20-21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第21-23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本文的研究框架第22-23页
2 包装废弃物回收的相关基础理论第23-28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3-26页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与发展第23-24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第24-25页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第25-26页
   ·循环经济理论第26-28页
     ·循环经济的概念第26页
     ·循环经济的内涵第26-27页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第27-28页
3 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研究第28-36页
   ·包装废弃物回收存在的问题第28-29页
     ·回收渠道混乱第28-29页
     ·分类收集水平较低第29页
     ·再生利用技术落后第29页
     ·缺乏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第29页
   ·包装废弃物回收的驱动因素第29-32页
     ·政府立法第30-31页
     ·经济效益第31页
     ·生态效益第31-32页
     ·社会效益第32页
   ·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与利用第32-36页
     ·按回收利用用途分类第33-34页
     ·按包装材料回收处理技术分类第34-35页
     ·按资源再利用方式分类第35-36页
4 基于 EPR 的包装废弃物回收模式研究第36-44页
   ·基于EPR 逆向物流的回收模式类型第36-40页
     ·生产商自营回收模式第36-38页
     ·生产商联合回收模式第38页
     ·第三方负责回收模式第38-39页
     ·责任交易回收模式第39-40页
   ·包装废弃物回收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第40-44页
     ·经济因素第41页
     ·管理因素第41-42页
     ·产品因素第42页
     ·技术因素第42-43页
     ·社会因素第43-44页
5 基于 EPR 的回收模式模型研究第44-55页
   ·参数说明与模型假设第44-45页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第45-49页
   ·结果分析第49-53页
   ·算例分析第53-5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5-56页
   ·研究总结第55页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极值理论的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供应链的食品物流运行模式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