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选题缘由和写作主旨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1) 国外福柯空间思想研究现状 | 第11页 |
(2) 国内福柯空间思想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安排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空间理论溯源及流变 | 第14-28页 |
第一节 西方传统空间理论溯源 | 第14-25页 |
(一) 古典时期的空间理论 | 第14-16页 |
(二) 心理学路径的空间理论 | 第16-22页 |
(三) 存在主义的空间观 | 第22-25页 |
第二节 后现代的空间理论流变 | 第25-28页 |
(一) 后现代理论的空间转向 | 第25-26页 |
(二) 后现代空间理论概述 | 第26-28页 |
第二章 福柯空间思想探微 | 第28-45页 |
第一节 乌托邦与异托邦 | 第28-33页 |
(一) 福柯对传统空间理论的反拨 | 第28-29页 |
(二) 从乌托邦到异托邦 | 第29-30页 |
(三) 异托邦的异质空间特征 | 第30-33页 |
第二节 权力的空间化 | 第33-36页 |
(一) 福柯权力观 | 第33-34页 |
(二) 权力运行的场——空间 | 第34-35页 |
(三) 具体权力化空间分析——以圆形监狱为例 | 第35-36页 |
第三节 知识的空间化 | 第36-41页 |
(一) 知识产生的基础——封闭空间 | 第36-37页 |
(二) 知识依靠空间生产 | 第37-39页 |
(三) 知识依靠空间发展 | 第39-41页 |
第四节 身体的空间化 | 第41-45页 |
(一) 身体与空间 | 第41-42页 |
(二) 身体空间是权力、知识、话语的聚焦点 | 第42-43页 |
(三) 身体空间与主体生存 | 第43-45页 |
第三章 福柯空间思想再思考:与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的交织与碰撞 | 第45-54页 |
第一节 福柯与列斐伏尔空间思想比较基础 | 第45-48页 |
(一) 共同关注社会学领域 | 第45-46页 |
(二) 尼采真理与身体思想的影响 | 第46-47页 |
(三) 列斐伏尔对福柯空间思想的批判 | 第47-48页 |
第二节 福柯与列斐伏尔空间思想的内在一致性 | 第48-50页 |
(一) 解构传统空间理论 | 第48-49页 |
(二) 共同关注权力、身体 | 第49-50页 |
第三节 福柯空间思想之独特魅力 | 第50-54页 |
(一) 研究方法不同 | 第50-51页 |
(二) 二者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 第51-52页 |
(三) 二者对空间中权力的态度不同 | 第52-54页 |
第四章 福柯空间思想的反思 | 第54-60页 |
第一节 福柯空间思想的意义 | 第54-57页 |
(一) 为空间理论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 | 第54-55页 |
(二) 对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影响 | 第55-56页 |
(三) 对后殖民主义的影响 | 第56-57页 |
第二节 福柯空间思想的局限 | 第57-60页 |
(一) 未形成体系化的空间理论 | 第57-58页 |
(二) 对空间和权力的强调造成主体性的消解 | 第58-59页 |
(三) 未提出有效的理论实践方法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