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22-4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22-32页 |
1.1.1 现实背景 | 第22-27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27-29页 |
1.1.3 问题提出 | 第29-31页 |
1.1.4 背景小结 | 第31-32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3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32-35页 |
1.3.1 现实意义 | 第32-34页 |
1.3.2 理论意义 | 第34-35页 |
1.4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第35-37页 |
1.4.1 研究框架 | 第35-37页 |
1.4.2 主要内容 | 第37页 |
1.5 研究方案 | 第37-43页 |
1.5.1 技术路线 | 第37-39页 |
1.5.2 研究流程 | 第39页 |
1.5.3 章节安排 | 第39-42页 |
1.5.4 研究方法 | 第42-43页 |
1.6 基础概念 | 第43-45页 |
1.6.1 网络创业型平台领导 | 第43-45页 |
1.6.2 用户创业 | 第45页 |
1.7 本研究创新点 | 第45-47页 |
1.8 本章小节 | 第47-4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48-92页 |
2.1 基础理论 | 第48-66页 |
2.1.1 平台经济理论 | 第48-54页 |
2.1.2 双边市场理论 | 第54-62页 |
2.1.3 开放式创新理论 | 第62-66页 |
2.2 相关研究述评 | 第66-89页 |
2.2.1 平台领导研究述评 | 第66-71页 |
2.2.2 用户创业研究述评 | 第71-77页 |
2.2.3 创业能力研究述评 | 第77-82页 |
2.2.4 创业行为研究述评 | 第82-85页 |
2.2.5 创业绩效研究述评 | 第85-8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89-92页 |
3. 基于扎根理论的网络创业型平台领导特征模型构建 | 第92-105页 |
3.1 研究方法与设计 | 第92-95页 |
3.1.1 研究方法 | 第92-93页 |
3.1.2 理论抽样 | 第93-94页 |
3.1.3 问题设计 | 第94-95页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网络创业型平台领导特征模型构建 | 第95-103页 |
3.2.1 开放性编码 | 第95-98页 |
3.2.2 主轴性编码 | 第98-100页 |
3.2.3 选择性编码 | 第100-101页 |
3.2.4 网络创业型平台领导特征的维度设计 | 第101-102页 |
3.2.5 理论饱和度及信度效度检验 | 第102-103页 |
3.3 本章小节 | 第103-105页 |
4. 量表开发、预试、理论模型及假设提出 | 第105-145页 |
4.1 量表开发及预试 | 第105-130页 |
4.1.1 网络平台用户创业能力量表开发及预试 | 第105-113页 |
4.1.2 网络平台用户创业行为量表开发及预试 | 第113-119页 |
4.1.3 网络平台用户创业绩效量表开发及预试 | 第119-123页 |
4.1.4 网络创业型平台领导特征量表开发及预试 | 第123-130页 |
4.2 理论模型提出 | 第130-131页 |
4.3 假设提出 | 第131-143页 |
4.3.1 网络平台用户创业能力与创业绩效关系假设 | 第131-132页 |
4.3.2 网络平台用户创业能力、创业行为及创业绩效关系假设 | 第132-136页 |
4.3.3 网络创业型平台领导特征调节作用关系假设 | 第136-139页 |
4.3.4 假设总结 | 第139-1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43-145页 |
5. 网络平台用户创业能力、创业行为及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 第145-181页 |
5.1 数据收集及样本描述 | 第145-149页 |
5.1.1 数据收集 | 第145-147页 |
5.1.2 样本描述 | 第147-149页 |
5.2 网络平台用户创业能力、创业行为及绩效间作用关系研究 | 第149-179页 |
5.2.1 研究方法 | 第149-150页 |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50-154页 |
5.2.3 组间因子差异性分析 | 第154-157页 |
5.2.4 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 第157-160页 |
5.2.5 验证性因子分析(CFA) | 第160-165页 |
5.2.6 信效度分析 | 第165-170页 |
5.2.7 用户创业能力、行为及绩效影响关系研究 | 第170-176页 |
5.2.8 用户创业行为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176-17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79-181页 |
6. 网络创业型平台领导特征的调节效应分析 | 第181-206页 |
6.1 描述性统计 | 第181-183页 |
6.2 组间因子差异性分析 | 第183-185页 |
6.3 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 第185-187页 |
6.4 验证性因子分析(CFA) | 第187-189页 |
6.5 信效度分析 | 第189-191页 |
6.6 调节效应及假设检验 | 第191-204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204-206页 |
7. 扩展研究:基于网络创业型平台领导的用户协同创业行为分析 | 第206-221页 |
7.1 理论探讨与命题提出 | 第206-211页 |
7.1.1 基于网络创业型平台领导的用户协同创业内在机理 | 第206-207页 |
7.1.2 基于网络创业型平台领导的用户协同创业嵌入路径 | 第207-208页 |
7.1.3 基于网络创业型平台领导的用户协同创业行为载体 | 第208-209页 |
7.1.4 基于网络创业型平台领导的用户协同创业行为模式 | 第209-211页 |
7.2 研究方法 | 第211-214页 |
7.2.1 案例介绍 | 第211-212页 |
7.2.2 研究设计 | 第212-213页 |
7.2.3 研究方法 | 第213-214页 |
7.3 基于淘宝网的用户协同创业行为研究 | 第214-219页 |
7.3.1 基于淘宝网的用户协同创业内在机理 | 第214-215页 |
7.3.2 基于淘宝网的用户协同创业双元路径 | 第215-216页 |
7.3.3 基于淘宝网的用户协同创业行为载体 | 第216-217页 |
7.3.4 基于淘宝网的用户协同创业行为模式 | 第217-219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219-221页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221-232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221-224页 |
8.2 研究贡献 | 第224-227页 |
8.2.1 理论贡献 | 第224-226页 |
8.2.2 实践价值 | 第226-227页 |
8.3 管理启示 | 第227-231页 |
8.3.1 平台用户创业的管理启示 | 第227-229页 |
8.3.2 网络创业型平台领导的管理启示 | 第229-231页 |
8.4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第231-232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264页 |
附录1: 访谈提纲 | 第264-266页 |
附录2: 调研问卷 | 第266-271页 |
附录3: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271-272页 |
致谢 | 第272-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