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3-2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一) 精神:人类生命存在的本质 | 第13页 |
(二) 已有视角:对农村幼儿教师精神生活关注的缺失 | 第13-14页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一) 精神生活内涵研究 | 第14-19页 |
(二) 有关教师精神生活状况的研究 | 第19-21页 |
三、主要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一) 精神生活 | 第21-22页 |
(二) 心理生活 | 第22页 |
(三) 文化生活 | 第22页 |
(四) 心灵生活 | 第22页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22-24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24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一) 文献法 | 第24-25页 |
(二) 问卷法 | 第25-27页 |
(三) 访谈法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农村幼儿教师精神生活现状审视 | 第28-56页 |
一、农村幼儿教师心理生活状况 | 第28-41页 |
(一) 农村幼儿教师生活满意度 | 第28-34页 |
(二) 农村幼儿教师压力状况 | 第34-36页 |
(三) 农村幼儿教师自我认知状况 | 第36-40页 |
(四) 小结 | 第40-41页 |
二、农村幼儿教师文化生活状况 | 第41-49页 |
(一) 农村幼儿教师文化生活内容 | 第41-45页 |
(二) 农村幼儿教师文化休闲时间 | 第45-46页 |
(三) 农村幼儿教师文化生活支出 | 第46-47页 |
(四) 农村幼儿教师文化生活需求 | 第47-48页 |
(五) 小结 | 第48-49页 |
三、农村幼儿教师心灵生活状况 | 第49-56页 |
(一) 职业价值观 | 第49-53页 |
(二) 生命价值观 | 第53-55页 |
(三)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三章 农村幼儿教师精神生活解读 | 第56-71页 |
一、农村幼儿教师精神生活之“态”:充满劳绩却诗意的栖居 | 第56-59页 |
(一) 面对职业:沉醉其中的心灵充盈 | 第56-58页 |
(二) 面对生活:知足常乐的质朴无华 | 第58-59页 |
二、农村幼儿教师精神生活之“基”:乐享闲暇中的生命提升 | 第59-63页 |
(一) 闲暇:农村幼儿教师自由与幸福的源泉 | 第60-62页 |
(二) “只为村童”的使命:闲暇中教育意义的感知 | 第62-63页 |
三、农村幼儿教师精神生活之“源”:血脉相连的农耕文化与儒学思想 | 第63-67页 |
(一) 农耕文化孕育农村幼儿教师“重义轻利”的道德信仰 | 第63-65页 |
(二) 儒学思想铸就农村幼儿教师“安贫乐道”的人生境界 | 第65-67页 |
四、农村幼儿教师精神生活之“思”:教师发展之人文精神性与科学理性化的博弈 | 第67-71页 |
(一) 当代教师发展之文化困境——传统:精神成长VS现代:知识技能 | 第68-69页 |
(二) 当代教师发展之实践困境——丰富鲜活的生活世界VS技术理性的科学世界 | 第69-71页 |
第四章 农村幼儿教师精神生活研究启示 | 第71-75页 |
一、有感于农村幼儿教师的困境:需挖掘精神价值,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自信心 | 第71-73页 |
(一) 培育农村优秀名师,升华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精神 | 第71-72页 |
(二) 转变社会关注视角,化物化的“存在者”为生命关怀之下的“此在” | 第72-73页 |
二、有感于教育的质量基石:需注重闲暇的给予,丰富幼儿教师精神生活以构建有意义的幼儿教育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后记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