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零.引言 | 第8-13页 |
(0.1) 传统词汇研究或可商榷 | 第8页 |
(0.2) 词汇定量研究的兴起 | 第8-9页 |
(0.3) 现代汉语词汇计量的可行性 | 第9-10页 |
(0.4) 拙文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研究简述 | 第10-13页 |
壹.《现代汉语词典》新旧版本多义词义项的变化 | 第13-48页 |
1 多义词义项的增加 | 第13-38页 |
(1.1) 实词类义项的增加 | 第14-30页 |
(1.1.1) 因语法功能变化而增加的义项 | 第14-19页 |
(1.1.2) 因语义演变而增加的义项 | 第19-26页 |
(1.1.3) 兼类词义项的增加 | 第26-27页 |
(1.1.4) 其它实词义项的增加 | 第27-30页 |
(1.2) 虚词类多义词义项的增加 | 第30-34页 |
(1.2.1) 副词义项的增加 | 第30-32页 |
(1.2.2) 连词义项的增加 | 第32页 |
(1.2.3) 介词义的增加 | 第32-33页 |
(1.2.4) 助词义项的增加 | 第33-34页 |
(1.3) 其它类义项的增加 | 第34-38页 |
(1.3.1) 语素义项的增加 | 第34-36页 |
(1.3.2) 四字词语义项的变化 | 第36-37页 |
(1.3.3) 拟声词、叹词义项的增加 | 第37-38页 |
2. 多义词义项的减少 | 第38-43页 |
(2.1) 不常用义项的减少 | 第39-43页 |
(2.1.1) 旧词语义项的减少 | 第39-40页 |
(2.1.2) 书面语义项的减少 | 第40-41页 |
(2.1.3) 方言义项的减少 | 第41-42页 |
(2.1.4) 专业术语义项的减少 | 第42-43页 |
(2.2) 为规范释义而造成的义项减少 | 第43-46页 |
(2.2.1) 释义不准确义项的减少 | 第43页 |
(2.2.2) 语素类义项的减少 | 第43-44页 |
(2.2.3) 因词性变化而造成的义项减少 | 第44-45页 |
(2.2.4) 异体字、异形词义项的减少 | 第45-46页 |
(2.3) 社会发展造成的义项减少 | 第46-48页 |
(2.3.1) 交际需求引起的义项减少 | 第46-47页 |
(2.3.2) 事物名称改变引起的义项减少 | 第47-48页 |
3. 义项的分立与合并 | 第48-58页 |
(3.1) 义项的分立 | 第48-51页 |
(3.1.1) 同一条目下各义项的分立 | 第48-50页 |
(3.1.2) 条目之间义项的分立 | 第50-51页 |
(3.1.3) 义项分立小结 | 第51页 |
(3.2) 多义词义项的合并 | 第51-58页 |
(3.2.1) 条目之问的合并 | 第52-57页 |
(3.2.2) 同一条目下各个义项的合并 | 第57页 |
(3.2.3) 多义词义项的分立合并小结 | 第57-58页 |
贰.结语 | 第58-61页 |
叁.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