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一种耐低pH益生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的筛选及固液态培养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9-21页
    1.1 益生菌和布拉氏酵母菌第9-12页
        1.1.1 益生菌的分类第9页
        1.1.2 益生菌的作用第9-11页
        1.1.3 益生菌的应用第11-12页
    1.2 布拉氏酵母菌第12-17页
        1.2.1 布拉氏酵母的分类第13页
        1.2.2 布拉氏酵母的生理学特性第13页
        1.2.3 布拉氏酵母的生理作用第13-14页
        1.2.4 布拉氏酵母菌的作用机制第14-17页
        1.2.5 布拉氏酵母菌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第17页
    1.3 固态发酵技术第17-20页
        1.3.1 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的区别第17页
        1.3.2 固态发酵的分类第17-18页
        1.3.3 固态发酵的优势第18页
        1.3.4 固态发酵物质前处理第18-19页
        1.3.5 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第19-20页
        1.3.6 固态发酵的前景及其不足第20页
    1.4 本课题立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8页
    2.1 材料第21-23页
        2.1.1 菌种第21页
        2.1.2 主要药品第21-22页
        2.1.3 主要仪器第22-23页
        2.1.4 培养基第23页
    2.2 方法第23-28页
        2.2.1 布拉氏酵母菌的培养第23页
        2.2.2 布拉氏酵母生长曲线的确定第23-24页
        2.2.3 布拉氏酵母菌的耐受性测试第24页
        2.2.4 ARTP诱变第24-25页
        2.2.5 耐酸性布拉氏酵母菌突变株的初筛第25页
        2.2.6 耐酸性布拉氏酵母菌突变株的复筛第25页
        2.2.7 布拉氏酵母菌突变株的稳定性测试第25页
        2.2.8 耐酸性布拉氏酵母菌的驯化第25页
        2.2.9 布拉氏酵母菌驯化株的稳定性测试第25页
        2.2.10 液态高密度培养布拉氏酵母菌第25-27页
        2.2.11 固态发酵培养布拉氏酵母菌第27-28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8-59页
    3.1 耐酸性布拉氏酵母菌的筛选第28-39页
        3.1.1 布拉氏酵母菌形态学的研究第28页
        3.1.2 布拉氏酵母菌生长曲线的确定第28-29页
        3.1.3 布拉氏酵母菌的耐受性测试第29-32页
        3.1.4 通过诱变筛选耐酸性的布拉氏酵母菌第32-37页
        3.1.5 通过驯化筛选耐酸性的布拉氏酵母菌第37-39页
    3.2 液态发酵培养布拉氏酵母菌第39-50页
        3.2.1 补料液组成成分的确定第39-40页
        3.2.2 接种量的选择第40-42页
        3.2.3 最适pH的确定第42-43页
        3.2.4 溶氧水平的确定第43-45页
        3.2.5 发酵过程中残糖浓度的测定第45-47页
        3.2.6 液态高密度发酵布拉氏酵母菌经济性的研究第47-50页
    3.3 固态发酵培养布拉氏酵母菌第50-57页
        3.3.1 以麸皮为基质固态发酵布拉氏酵母菌条件的确定第50-53页
        3.3.2 采用不同固态基质发酵生产布拉氏酵母菌第53-55页
        3.3.3 不同固态基质发酵生产布拉氏酵母菌经济效益的对比第55-57页
    3.4 固液态发酵培养布拉氏酵母菌成本的比较第57-59页
4 结论第59-60页
5 展望第60-61页
6 参考文献第61-68页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8-69页
8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ycobacterium sp.BFZ304转化植物甾醇产9α-羟基雄烯二酮工艺研究
下一篇:不同产地灵芝子实体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