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车辆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车辆液压混合动力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25页 |
1.2.1 车辆节能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车辆液压混合动力技术简介 | 第16-22页 |
1.2.3 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5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2 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原理设计 | 第27-36页 |
2.1 整车系统方案设计 | 第27-28页 |
2.2 电液控制系统设计 | 第28-35页 |
2.2.1 系统功能设计 | 第28-29页 |
2.2.2 系统关键技术 | 第29-32页 |
2.2.3 系统工作原理 | 第32-3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参数匹配与数学建模 | 第36-74页 |
3.1 系统参数匹配 | 第36-49页 |
3.1.1 原车关键参数 | 第36-37页 |
3.1.2 液压泵/马达参数匹配 | 第37-38页 |
3.1.3 高压蓄能器参数匹配 | 第38-45页 |
3.1.4 齿轮泵参数匹配 | 第45-47页 |
3.1.5 低压蓄能器参数匹配 | 第47-48页 |
3.1.6 关键元件的选型汇总 | 第48-49页 |
3.2 系统建模 | 第49-55页 |
3.2.1 发动机模型 | 第49-51页 |
3.2.2 液压泵/马达模型 | 第51-52页 |
3.2.3 蓄能器模型 | 第52页 |
3.2.4 车辆行驶动力学模型 | 第52-55页 |
3.3 仿真分析 | 第55-73页 |
3.3.1 仿真模型建立 | 第55-58页 |
3.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8-72页 |
3.3.3 结论 | 第72-7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4 液压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 第74-81页 |
4.1 工况识别 | 第74-75页 |
4.2 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 第75-78页 |
4.2.1 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 | 第75-77页 |
4.2.2 怠速能量回收 | 第77页 |
4.2.3 能量释放 | 第77-78页 |
4.3 液压泵/马达扭矩控制方法 | 第78-8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5 实验验证 | 第81-100页 |
5.1 样车研制 | 第81-86页 |
5.1.1 电液控制系统总成 | 第81-84页 |
5.1.2 控制端 | 第84-85页 |
5.1.3 人机交互端 | 第85-86页 |
5.2 实验研究 | 第86-99页 |
5.2.1 实验数据采集 | 第87-89页 |
5.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89-98页 |
5.2.3 节油效率实车测试 | 第98-9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00-101页 |
6.2 展望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