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1-16页 |
2.1 间作套作的现状 | 第11页 |
2.2 间作套作增产机理的研究 | 第11-16页 |
2.3 间作的生态及经济效益 | 第16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6-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2页 |
第二章 玉豆间作大豆品种耐荫性筛选 | 第22-32页 |
1 前言 | 第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4页 |
2.3 测定项目 | 第24-26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3.1 玉米大豆间作对不同大豆品种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第26页 |
3.2 玉米大豆间作对不同大豆品种植株性状的影响 | 第26-27页 |
3.3 玉米大豆间作对不同大豆单株粒重的影响 | 第27-29页 |
3.4 玉米大豆间作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29-30页 |
4 结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玉米大豆间作玉米品种筛选 | 第32-38页 |
1 前言 | 第32-3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3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33页 |
2.3 测定项目 | 第33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35页 |
3.1 不同玉米品种与大豆间作对大豆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第34页 |
3.2 不同玉米品种与大豆间作对大豆植株性状的影响 | 第34页 |
3.3 不同玉米品种与大豆间作对大豆植株单株粒重的影响 | 第34-35页 |
3.4 不同玉米品种与大豆间作对产量的影响 | 第35页 |
4 结论 | 第35-38页 |
第四章 玉米大豆间作田间配置研究 | 第38-46页 |
1 前言 | 第38-3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39-40页 |
2.3 测定项目 | 第40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4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3.1 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不同的田间配置对玉米、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 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不同的田间配置对玉米、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 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不同的田间配置对田间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43页 |
4 结论 | 第43-46页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6-50页 |
1 讨论 | 第46-49页 |
1.1 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的耐荫性差异及耐阴机理 | 第46-47页 |
1.2 不同玉米品种与大豆间作对大豆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第47-48页 |
1.3 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不同的田间配置对玉米、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2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