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大豆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应用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中国大豆育种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1 大豆育种的流程第14页
    1.3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第14-17页
        1.3.1 信息化技术在农业中的研究与应用第14-16页
        1.3.2 信息化技术在育种中的研究与应用第16-17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大豆育种流程中可信息化的环节与数据收集规范分析第19-27页
    2.1 大豆育种流程中关键环节及育种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的设置第19-20页
    2.2 各育种阶段需调查的性状及其描述规范第20-23页
        2.2.1 物候期性状第20页
        2.2.2 田间调查性状第20-21页
        2.2.3 室内考种(植株)第21页
        2.2.4 室内考种(种子)第21-22页
        2.2.5 小区产量第22页
        2.2.6 籽粒品质第22页
        2.2.7 抗病性第22-23页
        2.2.8 耐逆性第23页
    2.3 性状调查与采集系统的确定第23-25页
        2.3.1 目标性状数据移动采集终端(PDA)第23-25页
        2.3.2 标签制卡系统第25页
    2.4 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大豆育种流程中信息化模块的功能设计第27-39页
    3.1 育种管理系统各模块功能设计的总体思路第27页
    3.2 种质资源模块的功能设计第27-29页
    3.3 组合管理模块的功能设计第29-30页
    3.4 育种设计模块的功能设计第30-32页
    3.5 试验设计模块的功能设计第32-33页
    3.6 档案管理模块的功能设计第33-34页
    3.7 数据分析模块的功能设计第34-36页
        该模块的设计思路第34-36页
    3.8 基础数据模块的功能设计第36-37页
    3.9 系统管理模块的功能设计第37-38页
        该模块的设计思路第37-38页
    3.10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大豆育种中各信息化模块的实施效果第39-59页
    4.1 研究方法第39-44页
        4.1.1 试验材料第39页
        4.1.2 数据分析流程第39-40页
        4.1.3 数据录入方法第40-42页
        4.1.4 数据审核第42页
        4.1.5 数据处理第42-43页
        4.1.6 数据分析第43页
        4.1.7 材料初评第43-44页
        4.1.8 材料终评第44页
    4.2 大豆种质资源圃材料鉴评效果分析第44-47页
    4.3 育种亲本组配中应用效果评价第47-48页
    4.4 株行圃材料鉴定与选择效果评价第48-49页
    4.5 品系鉴定圃材料鉴定与选择效果分析第49-53页
    4.6 品系比较圃材料评价与优选效果分析第53-56页
    4.7 本章小结第56-59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59-61页
    5.1 全文结论第59页
    5.2 研究展望第59页
    5.3 创新点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大豆间作品种筛选及田间配置研究
下一篇:根瘤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基因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