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1.1 病原学特征 | 第11-12页 |
1.2 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 | 第12页 |
1.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第12-13页 |
1.4 鸡新城疫的预防治疗情况 | 第13-14页 |
1.4.1 西药治疗情况 | 第13页 |
1.4.2 鸡新城疫疫苗研究情况 | 第13-14页 |
1.5 复方中草药的理论依据 | 第14页 |
1.6 中草药抗病毒研究情况 | 第14-18页 |
1.6.1 中草药抗病毒机制的研究 | 第14-16页 |
1.6.2 中草药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情况 | 第16-17页 |
1.6.3 鸡新城疫的中草药防治 | 第17-18页 |
1.7 复方青木香 | 第18-20页 |
1.7.1 青木香 | 第18-19页 |
1.7.2 酸浆草 | 第19页 |
1.7.3 黄荆 | 第19-20页 |
1.7.4 复方青木香 | 第20页 |
1.8 中药制剂在兽用中前景及展望 | 第20-21页 |
1.9 问题的提出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复方青木香提取工艺 | 第22-27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2-23页 |
2.1.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22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23页 |
2.2.1 复方青木香浸膏得率 | 第23页 |
2.3 讨论 | 第23-27页 |
2.3.1 采用体外试验方法来筛选抗病毒的中草药 | 第24-25页 |
2.3.2 复方青木香药液的预备处理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鸡胚成纤维细胞试验 | 第27-38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27-30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7-28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28-30页 |
3.2 试验结果 | 第30-34页 |
3.2.1 鸡胚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 第30页 |
3.2.2 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的TCID50 | 第30-31页 |
3.2.3 复方青木香对细胞的毒性 | 第31-32页 |
3.2.4 鸡新城疫病毒Ⅰ系毒株的鸡胚培养试验结果 | 第32-34页 |
3.3 讨论 | 第34-38页 |
3.3.1 复方青木香在CEF上的安全浓度 | 第34-36页 |
3.3.2 组织培养法的优点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鸡胚试验 | 第38-45页 |
4.1 材料及方法 | 第38-39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38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38-39页 |
4.2 试验结果 | 第39-41页 |
4.2.1 复方青木香对鸡胚的最大无毒剂量 | 第39页 |
4.2.2 病毒的滴定结果 | 第39-40页 |
4.2.3 复方青木香在鸡胚上抑制鸡新城疫病毒试验结果 | 第40-41页 |
4.3 讨论 | 第41-45页 |
4.3.1 复方青木香在鸡胚上的安全浓度 | 第43页 |
4.3.2 鸡胚培养法的优缺点 | 第43-45页 |
第五章 临床试验 | 第45-51页 |
5.1 材料及方法 | 第45-46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45页 |
5.1.2 试验方法 | 第45-46页 |
5.2 试验结果 | 第46-47页 |
5.2.1 生长及采食情况 | 第46-47页 |
5.2.2 新城疫急性发病解剖结果 | 第47页 |
5.2.3 复方青木香的预防效果 | 第47页 |
5.2.4 复方青木香的治疗效果 | 第47页 |
5.3 讨论 | 第47-51页 |
5.3.1 雏鸡试验法的优缺点 | 第48页 |
5.3.2 复方青木香液抗鸡新城疫Ⅰ系苗毒株的作用 | 第48-5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