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生产性服务业基本概念及范围界定 | 第10-12页 |
1.2.2 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2.3 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综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第15-16页 |
1.5 论文的拟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2.1 生产效率的定义及分类 | 第17-18页 |
2.2 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18-20页 |
2.2.1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社会分工深化 | 第18页 |
2.2.2 生产性服务业带动技术进步与创新 | 第18页 |
2.2.3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 第18-19页 |
2.2.4 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就业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0-31页 |
3.1 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 第20-28页 |
3.1.1 纵向发展评价 | 第20-23页 |
3.1.2 横向对比角度评价 | 第23-28页 |
3.2 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3.2.1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规模小 | 第28页 |
3.2.2 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 第28-29页 |
3.2.3 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 | 第29-30页 |
3.2.4 生产性服务业内外部环境不完善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效率测算与分解 | 第31-49页 |
4.1 研究方法介绍 | 第31-35页 |
4.1.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 | 第31-32页 |
4.1.2 Hicks—Moorsteen指数方法介绍 | 第32-35页 |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5-36页 |
4.3 实证分析 | 第36-49页 |
4.3.1 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及细分行业的测算与分解 | 第36-39页 |
4.3.2 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与西部地区其他11省市的动态效率对比 | 第39-43页 |
4.3.3 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与西部地区其他11省市的静态效率对比 | 第43-46页 |
4.3.4 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改进 | 第46-49页 |
第五章 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4页 |
5.1 Tobit模型介绍 | 第49页 |
5.2 实证分析 | 第49-54页 |
5.2.1 指标的选取 | 第49-51页 |
5.2.2 建立回归模型 | 第51-52页 |
5.2.3 回归结果解释 | 第52-54页 |
第六章 提高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对策建议 | 第54-57页 |
6.1 增加资本和劳动投入,提升专业化水平 | 第54页 |
6.2 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度 | 第54-55页 |
6.3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改革 | 第55页 |
6.4 提高城市化水平,打造产业聚集地 | 第55页 |
6.5 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