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页 |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 绪论 | 第9-19页 |
| 第一节:前言 | 第9-13页 |
| 一、概述 | 第9页 |
| 二、社会现状 | 第9-12页 |
| (一) 关于基础体育教育现状 | 第10页 |
| (二) 中、小学校体育部门政策执行力不足 | 第10-11页 |
| (三) 处方模式教学与传统模式教学的区别、联系与优劣 | 第11-12页 |
| 三、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与问题解决的关键 | 第12-13页 |
| 第二节: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与训练的国内外研究与发展 | 第13-15页 |
| 一、国外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发展 | 第13-14页 |
| 二、国内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发展 | 第14-15页 |
| 第三节: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9页 |
| 一、体质 | 第15页 |
| 二、运动处方 | 第15-16页 |
| 三、运动处方教学模式 | 第16-17页 |
| 四、体育课堂“辩证教学” | 第17-19页 |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9-31页 |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 一、实验对象的确定 | 第19页 |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19-31页 |
| 一、文献资料法 | 第19-20页 |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20-21页 |
| (一) 调查问卷及其目的 | 第20页 |
| (二) 调查问卷发放与操作 | 第20-21页 |
| 三、实验法 | 第21-30页 |
| (一) 实验时间地点及场地设备等条件 | 第21页 |
| (二) 实验对象 | 第21页 |
| (三) 健康状况调查、身体健康数据测试、运动能力测试与身体形态测试 | 第21-23页 |
| (四) 实验组分组与运动处方的制定 | 第23-29页 |
| (五).实验程序设计与模型 | 第29-30页 |
| (六).实验过程与控制 | 第30页 |
| (七).实验测量指标与评分标准--(见附表) | 第30页 |
| 四、数理统计法 | 第30-31页 |
| 第二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1-43页 |
| 第一节 《健康问卷调查表》数据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 一、健康问卷调查结果 | 第31-32页 |
| 第二节、处方教学模式对学生三个类型(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素质的影响 | 第32-40页 |
| 一、实验前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及身体能力概况 | 第32-34页 |
| 二、处方教学实验对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 | 第34-35页 |
| 三、处方教学实验对学生生理机能的影响 | 第35-37页 |
| 四、处方教学实验对学生运动素质能力的影响 | 第37-39页 |
| 五、处方教学实验对学生柔韧素质的放射性影响 | 第39-40页 |
| 第三节、处方教学模式的整体课堂有效性分析 | 第40-43页 |
| 一、实验组研究对象整体视角上,处方模式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含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发展的影响 | 第40-41页 |
| 二、教学模式整体视角上、处方实验课堂教学与常规公共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身体健康能力与运动素质能力影响及两者之间的优劣 | 第41-42页 |
| 三、《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视角下,处方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及其分析 | 第42-43页 |
| 第三章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优势、局限与选题创新点 | 第43-49页 |
| 一、处方教学模式理论全局性优于传统体育课堂 | 第43页 |
| 二、“处方模式教学模式”对发展学生身体综合素质与健康水平具有非常显著性效用 | 第43-45页 |
| (一)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开展体育课堂教学能减少学生伤害 | 第43-44页 |
| (二) 开展处方模式教学能显著改善学生身体形态 | 第44页 |
| (三) 处方实验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体育锻炼者循环机能 | 第44页 |
| (四) 运动处方教学能否切实提高运动素质能力水平与运动成绩 | 第44-45页 |
| (五) 处方模式教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社会大众科学、健康体育锻炼,提升全民健身质量、预防运动伤害;能够有效引导人民群众终身体育锻炼观念的形成 | 第45页 |
| 三、选题创新点及处方教学实验创新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45-49页 |
| (一) 选题创新点 | 第45-46页 |
| (二) 开展处方模式教学存在的问题、拟解决办法 | 第46-49页 |
| 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 第49-51页 |
| 结论 | 第49页 |
| 建议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53页 |
| 个人简历 | 第53-55页 |
| 附录1 健康问卷调查表 | 第55-57页 |
| 附录2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 第57-59页 |
| 附录3 学生身体健康能力检查表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