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论 | 第8-20页 |
一、选题的背景及其意义 | 第8-13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10-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7页 |
(一) 中国学界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二) 国外学界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三) 对国内外学术研究成果的分析 | 第17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研究的难点及其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一) 研究的难点 | 第18-19页 |
(二)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一章 罗兴伽人的简介 | 第20-25页 |
第一节 罗兴伽人的起源说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当前缅甸罗兴伽人的基本概况 | 第22-25页 |
第二章 缅甸罗兴伽难民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况 | 第25-66页 |
第一节 缅甸罗兴伽难民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29-36页 |
第二节 缅甸罗兴伽难民的概况 | 第36-40页 |
第三节 缅甸罗兴伽难民在不同国家的概况 | 第40-66页 |
一、缅甸罗兴伽难民在孟加拉国的概况 | 第40-54页 |
二、缅甸罗兴伽难民在泰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的概况 | 第54-61页 |
三、缅甸罗兴伽难民在马来西亚的概况 | 第61-64页 |
四、缅甸罗兴伽难民在中国的概况 | 第64-66页 |
第三章 缅甸罗兴伽难民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66-105页 |
第一节 缅甸不同时期罗兴伽人的生存状况及与其他族群的历史积怨 | 第66-71页 |
第二节 缅甸不同时期的政治原因 | 第71-91页 |
一、吴努时期罗兴伽人逐渐丧失政治权利,为罗兴伽难民的产生埋下伏笔 | 第71-74页 |
二、奈温军人政治时期苛刻的政策和“改造运动”,引发了罗兴伽难民危机 | 第74-80页 |
三、苏貌政权时期对罗兴伽人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加剧了罗兴伽难民问题 | 第80-83页 |
四、丹瑞执掌国家政权时期罗兴伽人的政治状况 | 第83-86页 |
五、2011年民选政府上台以来罗兴伽人的政治状况 | 第86-89页 |
六、本节小结 | 第89-91页 |
第三节 错综复杂的宗教原因 | 第91-102页 |
一、缅甸佛教徒与伊斯兰穆斯林之间的关系 | 第91-98页 |
二、由殖民因素为诱因,权力政治因素为主轴所引发的宗教难民悲剧 | 第98-100页 |
三、现代传媒科技所助推的宗教冲突效应而引发的难民问题 | 第100-101页 |
四、扭曲的政策、政治选举所导致的宗教冲突及难民问题 | 第101-102页 |
五、本节小结 | 第102页 |
第四节 利益分配不均的经济原因 | 第102-105页 |
第四章 缅甸罗兴伽难民问题的影响 | 第105-121页 |
第一节 缅甸罗兴伽难民问题对孟加拉国的影响 | 第105-110页 |
一、缅甸罗兴伽难民对孟加拉国安全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二、缅甸罗兴伽难民问题阻碍了孟缅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 第106-107页 |
三、缅甸罗兴伽难民问题阻碍了孟缅两国关系发展的原因 | 第107-110页 |
第二节 缅甸罗兴伽难民问题催生了印度等地区的恐怖主义 | 第110-115页 |
第三节 缅甸罗兴伽难民问题对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影响 | 第115-117页 |
第四节 缅甸罗兴伽难民对中国的影响 | 第117-121页 |
结语 | 第121-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6页 |
附录 | 第136-144页 |
致谢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