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类金刚石薄膜在水环境中的磨损行为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5-26页
    1.1 人工关节的应用发展现状第15-20页
        1.1.1 人工关节市场研究第15页
        1.1.2 人工关节材料的发展第15-18页
        1.1.3 类金刚石薄膜改性人工关节第18-20页
    1.2 类金刚石薄膜在不同环境下的磨损机制第20-23页
        1.2.1 介质环境对DLC薄膜摩擦行为的影响第20-21页
        1.2.2 纯水对DLC薄膜摩擦行为的影响第21-22页
        1.2.3 DLC薄膜在水溶液中的腐蚀与长期稳定性第22-23页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23-26页
        1.3.1 本文研究目的第23-24页
        1.3.2 本文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26-32页
    2.1 基体材料的预处理第26页
    2.2 DLC薄膜的沉积第26-27页
    2.3 薄膜厚度以及内应力表征第27-28页
        2.3.1 薄膜厚度表征第27-28页
        2.3.2 薄膜残余内应力表征第28页
    2.4 薄膜表面形貌表征第28-29页
        2.4.1 光学显微镜形貌分析第28页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8-29页
    2.5 薄膜的成分与结构分析第29-30页
        2.5.1 弹性反冲分析第29页
        2.5.2 二次离子质谱分析第29页
        2.5.3 拉曼分析第29页
        2.5.4 红外分析第29-30页
    2.6 薄膜机械性能表征第30页
        2.6.1 动态压入实验第30页
        2.6.2 压痕实验第30页
        2.6.3 划痕实验第30页
    2.7 薄膜耐磨性评价第30-31页
    2.8 薄膜的耐腐蚀性评价第31-32页
        2.7.1 动态极化实验第31页
        2.7.2 电化学阻抗实验第31-32页
第3章 不同成分、结构DLC薄膜在纯水中的磨损行为研究第32-55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DLC薄膜的制备第32-33页
    3.3 DLC薄膜的结构与表面性质第33-37页
        3.3.1 DLC薄膜的拉曼光谱分析第33-34页
        3.3.2 DLC薄膜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4-35页
        3.3.3 DLC薄膜的表面形貌第35-36页
        3.3.4 DLC薄膜的亲水性第36-37页
    3.4 DLC薄膜的应力分析第37页
    3.5 DLC薄膜的力学性能第37-41页
        3.5.1 DLC薄膜的硬度以及弹性模量第37-38页
        3.5.2 DLC薄膜的韧性及承载能力第38-41页
    3.6 DLC薄膜的膜基结合力第41-42页
    3.7 DLC薄膜在纯水中的服役行为第42-44页
    3.8 DLC薄膜在纯水中的摩擦磨损行为第44-51页
        3.8.1 DLC薄膜在纯水中的摩擦第45页
        3.8.2 DLC薄膜在纯水中的磨损第45-48页
        3.8.3 DLC薄膜的结构变化第48-49页
        3.8.4 对磨副以及磨屑的分析第49-50页
        3.8.5 DLC薄膜在空气和水中磨损机制第50-51页
    3.9 DLC薄膜在盐溶液中的腐蚀第51-53页
        3.9.1 DLC薄膜的电化学阻抗谱第51-52页
        3.9.2 DLC薄膜的极化曲线第52-53页
    3.10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4章 界面状态对DLC薄膜在水溶液中结合失效行为的影响第55-76页
    4.1 引言第55-56页
    4.2 界面氢元素对DLC薄膜在纯水中失效行为的影响第56-64页
        4.2.1 样品的制备第56页
        4.2.2 界面氢元素的检测第56-57页
        4.2.3 界面氢元素对DLC薄膜结构的影响第57-58页
        4.2.4 界面氢元素对DLC薄膜硬度模量的影响第58页
        4.2.5 界面氢元素对DLC薄膜结合的影响第58-59页
        4.2.6 氢元素对基体电化学性质的影响第59-61页
        4.2.7 界面氢元素对DLC薄膜摩擦磨损的影响第61-64页
    4.3 不同金属基体表面DLC薄膜的服役行为第64-74页
        4.3.1 三种金属基体与DLC薄膜的硬度和模量第64-65页
        4.3.2 三种金属基体表面DLC薄膜的结构第65-66页
        4.3.3 三种金属基体表面DLC薄膜的结合第66-68页
        4.3.4 三种金属基体表面DLC薄膜的耐磨性第68-69页
        4.3.5 三种金属基体表面DLC薄膜在PBS中的稳定性第69-74页
    4.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5章 对磨副材料对DLC薄膜在水中摩擦磨损的影响第76-84页
    5.1 引言第76页
    5.2 对磨副材料以及DLC薄膜的压痕硬度第76-77页
    5.3 不同对磨副与DLC薄膜之间的摩擦第77-78页
    5.4 不同对磨副与DLC薄膜之间的磨损第78-79页
    5.5 不同对磨副磨损后的磨斑分析第79-82页
        5.5.1 磨斑的光镜形貌第79-80页
        5.5.2 磨损产物的拉曼结构分析第80-82页
        5.5.3 CoCrMo磨斑的SEM分析第82页
    5.6 不同对磨副与DLC薄膜摩擦磨损行为分析第82-83页
    5.7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6章 氮离子注入/DLC薄膜复合处理性能研究第84-94页
    6.1 引言第84页
    6.2 注氮/DLC复合处理CoCrMo样品的制备第84-85页
    6.3 注氮/DLC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第85-86页
    6.4 氮离子注入/DLC薄膜复合体系的摩擦第86-87页
    6.5 氮离子注入/DLC薄膜复合体系的磨损第87-88页
    6.6 氮离子注入/DLC薄膜复合体系在盐溶液中的稳定性第88-93页
        6.6.1 氮离子注入/DLC薄膜复合体系的结构稳定性第89页
        6.6.2 氮离子注入/DLC薄膜复合体系的耐腐蚀性第89-92页
        6.6.3 氮离子注入/DLC薄膜复合体系的结合稳定性第92-93页
    6.7 本章小结第93-94页
全文结论第94-96页
致谢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7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07-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铁路深厚全风化花岗岩地基沉降特性及加固技术研究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瓶颈识别与能力加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