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

培育新型农民视角下的农民公民意识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0页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第10-16页
 (一)公民意识的内涵第10-12页
 (二)对农民公民意识的一般界定第12-14页
  1.农民公民意识兼具公民意识的一般内涵第12-13页
  2.农民公民意识的特殊性第13-14页
 (三)新型农民的内涵第14-16页
二、培育新型农民与增强农民公民意识的逻辑关联第16-20页
 (一)增强农民公民意识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必然要求第16-17页
  1.农民公民意识内含于新型农民的内涵之中第16页
  2.增强农民公民意识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体现第16-17页
 (二)培育新型农民有助于农民公民意识的增强第17页
  1.培育新型农民为提高农民公民意识提供了必要条件第17页
  2.培育新型农民为增强农民公民意识提供了重要保障第17页
 (三)增强农民公民意识对于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意义第17-20页
  1.有利于凸显新型农民的“新”之所在第17-18页
  2.有利于丰富新型农民培育的政策内涵第18-19页
  3.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现代涵养和实现新型农民培育的既定目标第19-20页
三、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现状分析第20-24页
 (一)农民公民意识培育取得的成就第20-21页
  1.农民对自身公民身份认同感的增强第20页
  2.农民已具有一定的土地财产意识第20-21页
  3.农民的公共事务参与意识不断增强第21页
 (二)农民公民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第21-24页
  1.培育主体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2.培育客体存在的问题第22页
  3.培育内容存在的问题第22-23页
  4.培育方式存在的问题第23-24页
四、制约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主要因素第24-30页
 (一)政府在培育活动中未能有效发挥主导作用第24页
  1.思想上不够重视第24页
  2.政策与资金保障不力第24页
 (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第24-25页
  1.小农经济的长期影响第25页
  2.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低第25页
 (三)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不完善第25-26页
  1.村务公开制度不够完善第26页
  2.村民自治制度不够完善第26页
 (四)农民的文化素养普遍较低第26-28页
  1.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第27页
  2.农村的文化教育发展水平落后第27-28页
 (五)农民的合作化与组织化程度较低第28-30页
  1.农村合作经济发育迟缓第28页
  2.农民个人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较弱第28-30页
五、培育农民公民意识的对策选择第30-38页
 (一)确立政府在培育农民公民意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第30-31页
  1.给予思想上的高度重视第30页
  2.内容上有选择,轻重上有缓急第30页
  3.选择合适的形式和媒介第30-31页
 (二)加快农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第31-32页
  1.创新土地制度第31页
  2.不断完善农村市场化程度第31-32页
  3.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第32页
 (三)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第32-34页
  1.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第32-33页
  2.打破城乡二元户籍限制,促使农民向公民转化第33页
  3.通过村民自治实践,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第33-34页
 (四)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第34-35页
  1.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营造农民终身学习氛围第34-35页
  2.肃清农民不良风俗习惯,塑造优良乡村新貌第35页
 (五)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第35-36页
  1.政府要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第35-36页
  2.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法律法规第36页
  3.理顺政府与农民合作组织的关系第36页
 (六)利用多种途径对农民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第36-38页
  1.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农民公民意识教育第36-37页
  2.借鉴西方公民教育的实践经验第37-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4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现代性培育
下一篇:能人治村对村民自治的影响研究--以山东省Z市D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