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调查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前言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价值 | 第11页 |
·小学数学学困生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文献法 | 第12页 |
·问卷法 | 第12页 |
·访谈法 | 第12页 |
·个案研究 | 第12页 |
·论文的总体安排 | 第12-14页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数学学困生成因的有关理论 | 第14-15页 |
·国外学习数学困难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研究数学学困生成因的有关理论 | 第16页 |
·数学学困生研究 | 第16-18页 |
·综述总结 | 第18-20页 |
3 维吾尔族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调查 | 第20-35页 |
·定量研究 | 第20-28页 |
·调查对象的确定 | 第20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0-21页 |
·双语教师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21-24页 |
·维吾尔族学生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24-28页 |
·访谈研究 | 第28-30页 |
·访谈对象的确定 | 第28页 |
·维吾尔族小学数学教师访谈 | 第28-29页 |
·维吾尔族小数学学困生家长访谈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个案研究 | 第30-35页 |
·个案对象的确定 | 第30页 |
·个案描述 | 第30-32页 |
·个案的成因分析 | 第32-35页 |
4 维吾尔族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 第35-42页 |
·学科因素 | 第35-36页 |
·数学的抽象性 | 第35页 |
·数学的严谨性 | 第35-36页 |
·隐性因素 | 第36-37页 |
·语言因素 | 第37-39页 |
·部分学困生汉语水平不够好,影响学习数学 | 第37-38页 |
·汉语语音、语法结构影响学困生学习数学 | 第38-39页 |
·学校因素 | 第39页 |
·部分双语民族数学教师素质偏低 | 第39页 |
·双语数学教学法的单调 | 第39页 |
·学生自身因素 | 第39-40页 |
·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不高 | 第40页 |
·数学学习方法不够科学 | 第40页 |
·家庭因素 | 第40-42页 |
·部分家长汉语水平偏低 | 第40-41页 |
·维吾尔族传统教育思想的制约 | 第41-42页 |
5 维吾尔族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对策 | 第42-53页 |
·努力解除学科因素造成的学习数学困难 | 第42-43页 |
·有效的利用教学手段 | 第42-43页 |
·有效开发小学数学课程资源 | 第43页 |
·努力解除隐性因素造成的学习数学困难 | 第43-44页 |
·努力解除语言因素造成的学习数学困难 | 第44-45页 |
·改善民族数学教师的课堂用语 | 第44-45页 |
·引导小学生应都看关于数学的汉语书籍 | 第45页 |
·加强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交流 | 第45页 |
·努力解除学校因素造成的数学学习困难 | 第45-47页 |
·提升小学双语数学教师专业素质 | 第45-46页 |
·丰富双语小学数学教学法 | 第46-47页 |
·努力解除学生自身因素造成的数学学习困难 | 第47-50页 |
·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 | 第47-48页 |
·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 第48-49页 |
·教师要耐心对待学困生 | 第49-50页 |
·努力解除家庭因素造成的数学学习困难 | 第50-51页 |
·构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 第50-51页 |
·努力开发家校沟通与合作的新渠道 | 第51页 |
·各方面携手,共同关注数学学困生 | 第51-52页 |
·与数教研组携手,共同关注数学学困生 | 第51页 |
·与家长携手,共同关注数学学困生 | 第51-52页 |
·与班主任携手,共同关注数学学困生 | 第52页 |
·个别单独进行辅导是转化学困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 第52-53页 |
6 结束语 | 第53-55页 |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研究局限 | 第53页 |
·研究展望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59页 |
附录 1 | 第55-57页 |
附录 2 | 第57-58页 |
附录 3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64-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