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群众文化事业论文--世界各国群众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地方群众文化事业论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场文化建设研究--以八师石河子市广场文化为例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21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2页
  (一) 国际背景第10页
  (二) 国内背景第10-12页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8页
  (一) 国外研究动态第12-13页
  (二) 国内研究动态第13-18页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8页
 三、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第18-21页
  (一) 研究目的第18-19页
  (二) 研究意义第19页
  (三) 研究方法第19-21页
第一章 兵团广场文化概述第21-31页
 一、广场文化与文化空间第21-24页
  (一) 广场文化的相关理论第21页
  (二) 文化空间的相关理论第21-23页
  (三) 广场文化与文化空间的关系第23-24页
 二、兵团广场文化的形成第24-26页
  (一) "五兵"活动是兵团广场文化的雏形第24-25页
  (二) "四句话"活动是"五兵"活动的继续和延伸第25-26页
  (三) "文革"期间群众文化活动是兵团广场文化的曲折反映第26页
 三、兵团广场文化的发展第26-31页
  (一) 改革开放有力推动了兵团广场文化第26-27页
  (二) 各师、团广场建成及各种活动开展拓展深化了兵团广场文化第27-28页
  (三) 兵团广场文化在国家文化政策引领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第28-31页
第二章 八师石河子市广场文化的特点与价值分析第31-43页
 一、八师石河子市广场文化概述第31-34页
  (一) 石河子市区广场文化第31-32页
  (二) 农牧团场广场文化第32-34页
 二、八师石河子市广场文化的主要特点第34-38页
  (一) 多元并存,促进民族文化交融第35页
  (二) 特色鲜明,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第35-37页
  (三) 雅俗共赏,激励职工积极参与第37-38页
  (四) 追求创新,增强广场文化活力第38页
 三、八师石河子市广场文化的价值分析第38-43页
  (一) 培养军垦儿女屯垦戍边、维稳固边的政治价值第39-40页
  (二) 展示军垦文化、弘扬兵团精神的教育价值第40-41页
  (三) 增进兵地了解、和谐兵地关系的社会价值第41页
  (四) 丰富文化生活、调节身心健康的娱乐价值第41-42页
  (五) 传承兵团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文化价值第42-43页
第三章 八师石河子市广场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第43-48页
 一、八师石河子市广场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43-45页
  (一) 八师石河子市广场文化建设资金不足第43页
  (二) 八师石河子市各广场文化发展不平衡第43-44页
  (三) 八师石河子市广场文化建设责权不明第44页
  (四) 八师石河子市广场文化发展中对民间文化传承重视不够第44-45页
 二、八师石河子市广场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第45-48页
  (一) 加大对广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第45页
  (二) 加强各广场之间的互补共进第45-46页
  (三) 确立师市主管部门对广场文化建设的责权利第46-47页
  (四) 倡导传统与创新结合第47-48页
第四章 兵团广场文化建设探析第48-53页
 一、八师石河子市广场文化建设的经验第48-50页
  (一) 切实确保民族文化政策在广场文化建设中的贯彻落实第48-49页
  (二) 努力提升屯垦戍边在广场文化建设中的宣传效力第49页
  (三) 充分尊重职工群众在广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第49-50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兵团广场文化建设第50-51页
 三、以弘扬兵团精神为宗旨的兵团广场文化建设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作者简介第58-59页
导师评阅表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晚清至民国时期新疆汉族移民民间信仰研究
下一篇:吐鲁番维吾尔族麦西热甫的传承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