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保护学论文--甲壳类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嗜水气单胞菌诱导的中华鳖cDNA文库构建及CCL20分析和表达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3页
 1 引言第11页
 2 中华鳖养殖现状第11-12页
 3 中华鳖病原研究现状第12-15页
   ·传染性病第12-13页
     ·细菌病第12页
     ·病毒病第12-13页
     ·真菌病第13页
     ·寄生虫病第13页
     ·支原体病和霉形体病第13页
   ·非传染性病第13页
   ·诊断第13-14页
   ·预防第14-15页
     ·环境第14页
     ·机体第14-15页
     ·病原第15页
 4 爬行动物免疫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爬行动物的淋巴组织第15页
   ·爬行动物的天然免疫第15-16页
   ·爬行动物的获得性免疫第16页
   ·影响爬行动物免疫应答的因素第16-17页
 5 嗜水气单胞菌第17页
 6 CCL20研究进展第17-19页
   ·CCL20的由来第17-18页
   ·趋化因子的分类和CCL20的结构第18页
   ·CCL20的功能第18-19页
   ·展望第19页
 7 技术路线第19-22页
   ·嗜水气单胞菌诱导的中华鳖cDNA文库构建第19-20页
   ·CCL20的部分序列克隆和验证第20-21页
   ·CCL20 mRNA组织表达分析(A)和应激实验(B)第21-22页
 8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温度对中华鳖胚胎发育和初生幼体形态特征及活动能力的影响第23-29页
 1 材料第23页
 2 实验方法第23-24页
   ·孵化第23页
   ·指标测定第23页
   ·数据处理第23-2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4-26页
   ·温度对胚胎发育和孵化成活率的影响第24-25页
   ·孵化温度对孵出稚鳖形态特征的影响第25页
   ·温度对新生幼体运动表现的影响第25-26页
 4 讨论第26-29页
   ·孵化温度对鳖卵孵化率的影响第26页
   ·温度对新生体大小及运动能力的影响第26-29页
第三章 嗜水气单胞菌诱导的中华鳖SMART cDNA文库构建及相关基因的鉴定第29-41页
 1 材料第29页
 2 实验方法第29-30页
   ·细菌复壮及人工感染第29页
   ·总RNA的提取第29页
   ·单、双链cDNA的合成第29-30页
   ·cDNA的连接第30页
   ·连接产物电转化第30页
   ·cDNA文库的容量和重组率测定第30页
   ·DNA测序和序列分析第3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0-38页
   ·中华鳖总RNA的质量检测第30-31页
   ·cDNA的合成第31-32页
   ·cDNA文库的库容及重组率第32页
   ·插入片段长度分析第32-33页
   ·测序结果和分析第33-38页
 4 讨论第38-41页
第四章 中华鳖CCL20序列的特征分析第41-49页
 1 材料与试剂第41页
   ·实验材料第41页
   ·试剂第41页
 2 实验方法第41-43页
   ·cDNA的ORF区序列验证第41-43页
   ·cDNA的ORF区序列分析第4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3-47页
   ·CCL20的cDNA的ORF区序列分析第43-45页
   ·CCL20结构分析第45-47页
 4 讨论第47-49页
第五章 中华鳖CCL20基因组织表达分析第49-57页
 1 材料与试剂第49页
   ·材料第49页
   ·主要试剂第49页
 2 实验方法第49-52页
   ·RNA提取及cDNA的合成第49-51页
   ·CCL20基因组织表达分析第51页
   ·CCL20基因在嗜水气单胞菌刺激下的表达特征分析第51页
   ·统计学分析第51-52页
 3 结果第52-55页
   ·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的扩增曲线第52页
   ·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的溶解曲线第52-53页
   ·正常组中华鳖CCL20基因组织表达特征第53-54页
   ·嗜水气单胞菌刺激组中华鳖CCL20基因组织表达特征第54-55页
 4 讨论第55-57页
全文总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6页
致谢第66-67页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鲤、荷包红鲤IMF、脂肪酸组成差异以及Apos基因转录水平与C18:1的相关性分析
下一篇:团头鲂池塘养殖系统菌群结构及组成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