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写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1 前言 | 第11-12页 |
2 鱼类脂肪酸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鱼类脂肪酸的营养价值 | 第12-13页 |
·鱼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及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IMF及脂肪酸对鱼类肉质的影响 | 第14-15页 |
3 鱼类脂肪代谢与调控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鱼类体脂沉积的影响因素 | 第15页 |
·鱼类脂肪代谢的特点 | 第15-16页 |
·鱼类的脂肪转运机制 | 第16-18页 |
4 相关载脂蛋白的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载脂蛋白A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Apo-A-Ⅰ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 第19-20页 |
·Apo-A-Ⅰ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载脂蛋白A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Apo-A-Ⅳ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 第21-22页 |
·Apo-A-Ⅳ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载脂蛋白C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Apo-C-Ⅰ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 第23-24页 |
·Apo-C-Ⅰ的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建鲤与荷包红鲤IMF以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 第27-3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实验鱼 | 第27页 |
·样品采集 | 第27页 |
·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27页 |
·肌肉粗脂肪、脂肪酸的测定 | 第27-28页 |
·统计分析 | 第28页 |
2 结果 | 第28-32页 |
·建鲤与荷包红鲤肌肉含水量、粗脂肪及脂肪酸组成 | 第28-30页 |
·建鲤、荷包红鲤血浆生化指标比较 | 第30-31页 |
·油酸(C18:1)与IMF含量及DHA(C22:6n-3)的关系 | 第31-32页 |
3 讨论 | 第32-35页 |
·鲤鱼肌肉总脂含量及部分血液指标的比较 | 第32页 |
·鲤鱼IMF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 第32-33页 |
·油酸(C18:1)与IMF、脂肪酸的关系 | 第33-35页 |
第三章 鲤鱼三种Apo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35-4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5-37页 |
·样品采集 | 第35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5页 |
·总RNA和基因组DNA抽提 | 第35页 |
·Apo基因的克隆 | 第35-36页 |
·序列分析 | 第36-37页 |
2 结果 | 第37-43页 |
·鲤鱼Apo基因序列 | 第37-41页 |
·遗传进化分析 | 第41-43页 |
3 讨论 | 第43-45页 |
第四章 鲤鱼三种Apo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与肌肉脂肪酸C18:1的相关性分析 | 第45-5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5-47页 |
·材料 | 第45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5页 |
·总RNA提取 | 第45-46页 |
·半定量RT-PCR检测表达水平 | 第46页 |
·统计分析 | 第46-4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2页 |
·鲤鱼Apos mRNA在器官中的分布 | 第47-48页 |
·Apo基因在建鲤、红鲤肝脏和肌肉的表达比较 | 第48-51页 |
·鲤鱼肝脏CcApo-C-Ⅰs、CcApo-A-Ⅳs的表达水平与C18:1的关系 | 第51-52页 |
3 讨论 | 第52-55页 |
全文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7页 |
附录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科研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