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3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26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6-19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9-25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5-26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研究思路 | 第26-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 第28-31页 |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数据来源 | 第31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31-33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31页 |
·不足之处 | 第31-33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33-43页 |
·概念界定 | 第33-34页 |
·论基础 | 第34-43页 |
·土地利用系统理论 | 第34-36页 |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第36-37页 |
·干扰理论 | 第37-39页 |
·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 第39-40页 |
·制度失灵理论 | 第40-43页 |
第三章 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机理分析 | 第43-57页 |
·区域发展对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机理分析 | 第43-50页 |
·经济发展对土地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 | 第45-46页 |
·社会发展对土地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 | 第46-48页 |
·制度安排对土地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 | 第48-50页 |
·土地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理论分析 | 第50-54页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50-53页 |
·评价模型与方法 | 第53-54页 |
·土地生态环境驱动因素理论分析模型 | 第54-57页 |
·STIR-PAT模型理论 | 第54-55页 |
·模型影响因素辨析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57-81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57页 |
·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第57-73页 |
·评价技术路线 | 第57-58页 |
·基础数据处理 | 第58-64页 |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64-73页 |
·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73-81页 |
·影响因子选取 | 第73-75页 |
·基于STIRPAT模型的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75-81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81-85页 |
·研究结论 | 第81页 |
·政策建议 | 第81-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