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同类型温室生态系统CO2排放现状以及减排情景模拟分析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1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概述 | 第14页 |
2 农业温室发展历程及主要特点 | 第14-17页 |
·温室生态系统的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不同类型温室的主要特点 | 第15-17页 |
3 国内外CO_2排放状况以及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国内CO_2排放状况 | 第17-18页 |
·设施农CO_2排放状况 | 第18页 |
·国内外CO_2排放计算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34页 |
1 研究的材料 | 第22-23页 |
2 研究的范围 | 第23页 |
3 系统边界 | 第23-24页 |
4 功能单位与数据清单 | 第24-26页 |
·温室建造数据清单 | 第24-25页 |
·温室作物生产数据清单 | 第25-26页 |
·温室生产肥料的投入量 | 第25页 |
·温室生产灌溉水用量 | 第25-26页 |
·温室生产调温耗煤量 | 第26页 |
·温室作物生产中生物固碳量 | 第26页 |
5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方法 | 第26-30页 |
·温室建造阶段CO_2排放量计算方法 | 第27-29页 |
·建材生产过程模型 | 第27-28页 |
·温室材料运输过程模型 | 第28-29页 |
·温室建造人力投入过程模型 | 第29页 |
·温室生产阶段CO_2排放量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6 减排情景模拟具体方法 | 第30-34页 |
第三章 不同类型温室生态系统CO_2排放现状 | 第34-48页 |
摘要 | 第34-35页 |
ABSTRACT | 第35-36页 |
1 温室系统建造阶段的CO_2排放量 | 第36-37页 |
2 温室系统生产阶段的CO_2排放量 | 第37-39页 |
3 不同类型温室生态系统CO_2排放现状 | 第39-44页 |
·日光温室生态系统CO_2排放现状 | 第39-40页 |
·日光温室生态系统CO_2排放总量 | 第39页 |
·日光温室生态系统单位产量黄瓜CO_2排放值 | 第39-40页 |
·连栋温室生态系统CO_2排放现状 | 第40-42页 |
·连栋温室生态系统CO_2排放总量 | 第40-41页 |
·连栋温室生态系统单位产量黄瓜CO_2排放值 | 第41-42页 |
·塑料大棚生态系统CO_2排放现状 | 第42-44页 |
·塑料大棚生态系统CO_2排放总量 | 第42-43页 |
·塑料大棚生态系统单位产量黄瓜CO_2排放值 | 第43-44页 |
·不同类型温室生态系统CO_2排放现状分析 | 第44页 |
4 温室CO_2排放结构比例 | 第44-47页 |
·日光温室各因素CO_2排放贡献率 | 第44-45页 |
·连栋温室各因素CO_2排放贡献率 | 第45-46页 |
·塑料大棚各因素CO_2排放贡献率 | 第46-47页 |
5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温室生态系统CO_2减排情景模拟分析 | 第48-58页 |
摘要 | 第48-49页 |
ABSTRACT | 第49-50页 |
1 日光温室生态系统CO_2减排情景模拟 | 第50-53页 |
·不同建造材料日光温室CO_2减排情景模拟 | 第50-51页 |
·不同资源利用率日光温室CO_2减排情景模拟 | 第51-52页 |
·改进温室材料并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减排情景模拟 | 第52-53页 |
2 连栋温室生态系统CO_2减排情景模拟 | 第53-56页 |
·不同能源选择连栋温室CO_2减排情景模拟 | 第53-54页 |
·不同资源利用率连栋温室CO_2减排情景模拟 | 第54-55页 |
·同时改进资源利用率与调温能源类型减排情景模拟 | 第55-56页 |
3 塑料大棚生态系统CO_2减排情景模拟 | 第56-57页 |
4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第58-62页 |
1 讨论 | 第58-59页 |
·温室生态系统CO_2排放现状 | 第58-59页 |
·温室生态系统减排潜力 | 第59页 |
·温室调温能源类型的选择 | 第59页 |
2 结论 | 第59-60页 |
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60页 |
4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