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合成及改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26页
   ·引言第10-11页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1-15页
     ·锂离子电池发展历程第11-12页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2-14页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第14-15页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第15-20页
     ·正极材料第15-17页
     ·负极材料第17-20页
   ·尖晶石型钛酸锂 ( Li_4Ti_5O_(12)) 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0-24页
     ·Li_4Ti_5O_(12)的 结构和性能第20页
     ·Li_4Ti_5O_(12)的 制备方法第20-22页
     ·Li_4Ti_5O_(12)存 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第22-23页
     ·Li_4Ti_5O_(12)的 应用第23-24页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选题意义第24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2 实验材料及表征方法第26-31页
   ·实验材料第26-28页
     ·实验试剂第26-27页
     ·实验仪器第27-28页
   ·表征方法第28-31页
     ·X射 线衍射分析第28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28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第28页
     ·N_2吸 附 -脱 附等温曲线分析 ( BET)第28-29页
     ·X射 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XPS)第29页
     ·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第29-31页
3 固相法合成镁掺杂纳米Li_4Ti_5O_(12)及 其性能的研究第31-45页
   ·实验部分第31-32页
     ·固相法合成镁掺杂纳米Li_4Ti_5O_(12)第31-32页
   ·结果与讨论第32-43页
     ·固相法合成纳米Li_4Ti_5O_(12)的 结构和形貌第32-33页
     ·纳米Li_4Ti_5O_(12)的 电化学性能第33-35页
     ·固相法合成镁掺杂纳米Li_4Ti_5O_(12)的 结构和形貌第35-41页
     ·镁掺杂纳米Li_4Ti_5O_(12)的 电化学性能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4 固相法合成铬、锑共掺杂纳米Li_4Ti_5O_(12)及 其性能的研究第45-52页
   ·实验部分第45页
     ·固相法合铬、锑共掺杂纳米Li_4Ti_5O_(12)第45页
   ·结果与讨论第45-50页
     ·纳米Li_4Ti_5O_(12)的 结构和形貌分析第45页
     ·纳米Li_4Ti_5O_(12)的 锂离子电池性能第45页
     ·铬、锑共掺杂纳米Li_4Ti_5O_(12)的 结构和形貌分析第45-47页
     ·铬、锑共掺杂纳米Li_4Ti_5O_(12)的 锂离子电池性能第47-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5 水热法和固相法两步合成锑掺杂 Li_4Ti_5O_(12) 空心球及其性能的研究第52-72页
   ·实验部分第52-54页
     ·水热法和固相法两步合成Li_4Ti_5O_(12)空 心球第52-53页
     ·水热法和固相法两步合成锑掺杂Li_4Ti_5O_(12)空 心球第53-54页
   ·结果与讨论第54-70页
     ·Li_4Ti_5O_(12)空 心球的结构和形貌分析第54-57页
     ·Li_4Ti_5O_(12)空 心球的锂离子电池性能第57-59页
     ·锑掺杂Li_4Ti_5O_(12)空 心球的结构和形貌分析第59-66页
     ·锑掺杂Li_4Ti_5O_(12)空 心球的锂离子电池性能第66-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结论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谷氨酸的两亲性树状肽合成及其自组装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香豆素骨架的荧光探针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