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6页 |
·引言 | 第9页 |
·香豆素的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常规方法合成香豆素衍生物 | 第9-11页 |
·香豆素衍生物新型合成方法 | 第11-14页 |
·香豆素类衍生物的应用 | 第14-15页 |
·医药领域 | 第14-15页 |
·香料领域 | 第15页 |
·农药领域 | 第15页 |
·荧光探针领域 | 第15页 |
·荧光探针设计原理 | 第15-20页 |
·光诱导电子转移 | 第16-17页 |
·分子内电荷转移 | 第17-18页 |
·激基缔合物/复合物 | 第18-19页 |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 第19-20页 |
·香豆素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香豆素类阳离子荧光探针 | 第20-23页 |
·香豆素类中性有机分子和阴离子探针 | 第23-24页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2. 刚性含氮杂环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26-47页 |
·引言 | 第26-28页 |
·实验试剂、仪器及表征方法 | 第28-30页 |
·实验试剂 | 第28页 |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分析测试 | 第29-30页 |
·实验内容 | 第30-35页 |
·3-苯并咪唑基-7-羟基香豆素(CIM)的合成 | 第30-31页 |
·3-苯并噁唑基-7-羟基香豆素(COM)的合成 | 第31-33页 |
·3-苯并噻唑基-7-羟基香豆素(CSM)的合成 | 第33-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6页 |
·探针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35页 |
·探针对金属阳离子荧光识别作用的研究 | 第35-39页 |
·Pd~(2+)浓度对探针CIM、COM、CSM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39-41页 |
·不同溶剂对荧光探针的影响 | 第41页 |
·荧光探针的竞争性研究 | 第41-42页 |
·探针与Pd~(2+)可能的作用机理 | 第42页 |
·配体与Pd~(2+)的自组装行为研究 | 第42-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3. 柔性硫脲基香豆素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47-59页 |
·引言 | 第47-48页 |
·实验试剂、仪器及表征方法 | 第48-49页 |
·实验试剂 | 第48页 |
·实验仪器 | 第48-49页 |
·分析测试 | 第49页 |
·实验内容 | 第49-51页 |
·7-乙胺基-4-甲基香豆素的合成 | 第49-50页 |
·7-硫脲基-4-甲基香豆素(20)的合成 | 第50-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7页 |
·探针20对金属阳离子识别作用的研究 | 第51-53页 |
·Hg~(2+)浓度对探针20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时间对探针20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水含量对探针20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55页 |
·pH对探针20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离子竞争性研究 | 第56-57页 |
·荧光探针20与Hg~(2+)可能的作用机理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4. 3-溴7甲氧基8氨基香豆素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59-67页 |
·引言 | 第59页 |
·实验试剂、仪器及表征方法 | 第59-61页 |
·实验试剂 | 第59-60页 |
·实验仪器 | 第60-61页 |
·分析测试 | 第61页 |
·实验内容 | 第61-65页 |
·7-羟基香豆素的合成 | 第61-62页 |
·7-甲氧基香豆素的合成 | 第62页 |
·3-溴-7-甲氧基香豆素的合成 | 第62-63页 |
·3-溴-7-甲氧基-8-硝基香豆素的合成 | 第63页 |
·3-溴-7-甲氧基-8-胺基香豆素(22)的合成 | 第63-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5. 总结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附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