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基于谷氨酸的两亲性树状肽合成及其自组装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30页
   ·两亲性分子第9-12页
     ·两亲性分子概念第9-10页
     ·两亲性分子分类第10-11页
     ·两亲性分子研究现状第11页
     ·两亲性分子的应用第11-12页
   ·多肽合成第12-14页
     ·多肽合成分类第12-13页
     ·合成多肽的基本单元第13-14页
     ·基于谷氨酸多肽的有机合成第14页
   ·多肽自组装第14-27页
     ·自组装定义第14-15页
     ·自组装机理第15页
     ·自组装的驱动力第15-17页
     ·自组装的可控性第17-20页
     ·多肽自组装第20页
     ·多肽自组装的应用方向第20-21页
     ·多肽自组装研究现状第21-22页
     ·两亲性多肽自组装研究第22-24页
     ·基于谷氨酸多肽的研究第24-27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7-28页
   ·两亲性分子设计思路第28-30页
2 两亲性分子的合成第30-45页
   ·前言第30页
   ·合成线路第30-32页
   ·实验材料第32-34页
   ·化合物的合成与实验结果第34-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页
   ·小结第43-45页
3 两亲性凝胶制备第45-54页
   ·前言第45页
   ·实验材料第45页
   ·两亲性凝胶制备第45-46页
     ·凝胶溶剂选择试验第45-46页
     ·不同溶剂形成凝胶最小浓度试验第46页
     ·乙腈与水混合比例选择试验第46页
   ·干凝胶的制备第46-47页
   ·结果与讨论第47-53页
     ·不同溶剂对凝胶因子形成凝胶的影响第47-48页
     ·不同溶剂浓度对凝胶形成的影响第48-51页
     ·乙腈与水不同混合比例对凝胶形成的影响第51-53页
   ·小结第53-54页
4 两亲性凝胶的表征第54-78页
   ·前言第54页
   ·材料与仪器第54页
   ·方法第54-57页
     ·热力学稳定性分析第54-55页
     ·氢谱分析第55页
     ·紫外荧光分析第55页
     ·红外(FT-IR)分析第55页
     ·显微分析第55-56页
     ·粉末衍射(XRD)扫描分析第56-57页
   ·结果与讨论第57-77页
     ·有机凝胶热稳定性第57-59页
     ·树状肽分子不同浓度一维氢谱第59-63页
     ·两亲性凝胶因子得紫外吸收特征第63-67页
     ·干凝胶红外吸收特征第67-70页
     ·两亲性凝胶显微特征第70-75页
     ·干凝胶粉末衍射结果第75页
     ·自组装模型的建立第75-77页
   ·小结第77-78页
5 结论与创新点第78-80页
   ·结论第78页
   ·论文创新点第78-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86-87页
附录第87-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氧化铝模板的超顺磁柔性纤毛系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合成及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