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概述 | 第12-19页 |
| ·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 ·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的典型结构 | 第13-15页 |
| ·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缸内直喷二冲程汽油机发动机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 ·二冲程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 ·缸内直喷二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的研究现状 | 第22页 |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2-24页 |
| 第2章 对置活塞二冲程汽油机模型的建立 | 第24-47页 |
| ·仿真模型 | 第24-35页 |
| ·流体运动基本控制方程 | 第24-25页 |
| ·湍流流动模型 | 第25-27页 |
| ·喷雾模型 | 第27-35页 |
| ·CFD模型的建立 | 第35-42页 |
| ·计算对象 | 第36-37页 |
| ·CFD模型 | 第37-42页 |
| ·喷雾模型的验证 | 第42-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3章 缸内流动对对置活塞二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的影响 | 第47-64页 |
| ·缸内流动组织分析 | 第47-50页 |
| ·混合气形成的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 | 第50-53页 |
| ·混合气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50-51页 |
| ·混合气形成质量评价指标 | 第51-53页 |
| ·进气口倾角对缸内工作过程的影响 | 第53-58页 |
| ·缸内流动过程分析 | 第53-55页 |
| ·缸内扫气过程分析 | 第55-56页 |
| ·缸内混合气形成过程分析 | 第56-58页 |
| ·进气腔结构对缸内工作过程的影响 | 第58-63页 |
| ·缸内流动过程分析 | 第59-60页 |
| ·缸内扫气过程分析 | 第60-61页 |
| ·缸内混合气形成过程分析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4章 喷油参数对对置活塞二冲程汽油机混合气形成的影响 | 第64-83页 |
| ·喷油方向对混合气形成过程的影响 | 第64-70页 |
| ·喷油方向的方案设计 | 第64-66页 |
| ·喷油方向方案的匹配分析 | 第66-70页 |
| ·喷油定时对混合气形成过程的影响 | 第70-74页 |
| ·最大扭矩工况时喷油时刻对混合气形成的影响 | 第70-72页 |
| ·额定工况时喷油时刻对混合气形成的影响 | 第72-74页 |
| ·喷油压力对混合气形成过程的影响 | 第74-77页 |
| ·两次喷射对分层混合气形成过程的影响 | 第77-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 第5章 对置活塞二冲程汽油机燃烧特性研究 | 第83-96页 |
| ·点火与燃烧模型 | 第83-86页 |
| ·点火模型 | 第83-85页 |
| ·燃烧模型 | 第85-86页 |
| ·均质混合气燃烧特性分析 | 第86-90页 |
| ·单火花塞时燃烧过程分析 | 第86-88页 |
| ·双火花塞点火燃烧特性分析 | 第88-90页 |
| ·部分负荷工况不同稀燃模式对比分析 | 第90-94页 |
| ·发动机计算工况的选择 | 第90-91页 |
| ·燃烧过程的对比分析 | 第91-94页 |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96-99页 |
| 全文总结 | 第96-98页 |
| 创新点 | 第98页 |
| 工作展望 | 第98-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5-106页 |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