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25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2 煤炭市场及铁路煤炭运输现状 | 第25-33页 |
·煤炭市场现状 | 第25-27页 |
·铁路煤炭运输特点 | 第27-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铁路煤炭运输未来形势分析 | 第33-38页 |
·能源结构调整对铁路煤炭运输的总体影响 | 第33-34页 |
·电力行业发展对铁路煤炭运输的总体影响 | 第34-37页 |
·进口煤对铁路煤炭运输的总体影响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铁路主导型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及内涵 | 第38-59页 |
·铁路主导型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 第38-39页 |
·铁路主导型煤炭供应链发展的支撑条件 | 第39-42页 |
·铁路主导型煤炭供应链建设的内涵 | 第42-50页 |
·基于纳什均衡理论的铁路主导型煤炭供应链建设可行性分析 | 第50-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煤种供应模块煤炭物流组织研究 | 第59-64页 |
·煤源选择及配煤模型 | 第59-62页 |
·煤种供应模块的铁路煤炭运输组织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6 铁路煤炭储配基地规划布局研究 | 第64-95页 |
·铁路煤炭储配基地选址原则 | 第64-65页 |
·煤炭储配基地国家规划分析 | 第65-66页 |
·铁路煤炭主要货流特征 | 第66-67页 |
·铁路煤炭储配基地货源分析 | 第67-91页 |
·铁路煤炭储配基地货流结构 | 第91-93页 |
·铁路煤炭储配基地选址模型 | 第93-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7 铁路煤炭储配基地功能区布局及设施设备配置 | 第95-113页 |
·铁路集疏运站功能区布局基本图型 | 第95-98页 |
·铁路煤炭储配基地功能区布局基本图型 | 第98-104页 |
·铁路煤炭储配基地主要技术作业流程 | 第104-107页 |
·铁路煤炭储配基地设施设备配置 | 第107-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8 煤炭产品配送模块的配送组织 | 第113-133页 |
·准时制配送组织概述 | 第113-114页 |
·准时制配送班列组织模式 | 第114-117页 |
·准时制配送班列交路规划模型 | 第117-123页 |
·准时制配送班列机车交路算法 | 第123-131页 |
·准时制配送班列机班接续算法 | 第131-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3页 |
9 基于需求侧煤炭储配基地的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 | 第133-143页 |
·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概述 | 第133-135页 |
·需求侧煤炭储配基地的库存费用 | 第135页 |
·基于需求侧煤炭储配基地的供应链库存特点 | 第135-137页 |
·需求侧煤炭储配基地的库存控制模型 | 第137-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142-143页 |
10 基于储配基地的煤炭供应链成本效益分析案例 | 第143-151页 |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概述 | 第143页 |
·基于储配基地的煤炭供应链成本效益变化项目梳理 | 第143-144页 |
·基于储配基地的煤炭供应链成本效益变化分析案例 | 第144-150页 |
·本章小结 | 第150-151页 |
11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151-154页 |
·研究结论 | 第151-15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53页 |
·下一步研究展望 | 第153-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58页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第158-16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