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水稻自噬相关基因OsATG7功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1.前言第9-19页
   ·自噬的核心机制和ATG蛋白第9-13页
     ·自噬的诱导第9-10页
     ·前自噬体结构的形成第10-11页
     ·自噬泡的成熟第11-12页
     ·自噬体的转运和降解第12-13页
   ·自噬在植物中的功能第13-18页
     ·自噬参与植物发育第14-15页
     ·自噬参与植物免疫反应第15-16页
     ·自噬参与植物营养吸收第16-17页
     ·激素和环境可调节自噬第17-18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7页
   ·水稻材料第19页
   ·菌株材料第19页
   ·载体第19页
   ·遗传转化和阳性转基因植株的检测第19页
   ·转基因植株的阳性检测第19-20页
   ·阳性转基因植株拷贝数检测第20-22页
     ·基因组DNA抽提及检测第20-21页
     ·Southern Blot(地高辛法)检测阳性转基因植株拷贝数第21-22页
   ·水稻水培方法第22页
   ·Osatg7突变体基因型鉴定第22-23页
   ·透射电镜观察第23页
   ·MDC染色第23-24页
   ·目的基因的表达量检测第24-26页
     ·总RNA的抽提(Trizol法)第24页
     ·cDNA的获得第24-25页
     ·表达量检测第25-26页
   ·叶绿素含量测定第26-27页
3.结果与分析第27-38页
   ·水稻Osatg7突变体表型观察第27-28页
     ·水稻Osatg7突变体株高变矮且高度不育第27页
     ·水稻Osatg7纯合突变体愈伤严重褐化第27-28页
   ·水稻Osatg7突变体拷贝数检测第28-29页
   ·水稻Osatg7超表达转基因植株及干涉转基因植株的表型鉴定第29-32页
   ·黑暗条件可诱导自噬体的产生第32-34页
   ·黑暗胁迫可诱导OsATG7基因表达上调第34-35页
   ·黑暗条件下水稻Osatg7纯合突变体早衰第35-38页
4.讨论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50页
附录第5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增李斯特菌双组分系统应答调节蛋白基因RS11565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水生型大莎草形成花环型结构所需的胁迫条件及狐尾草遗传转化体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