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关于循环经济型城市 | 第9-10页 |
·关于循环经济型城市评价体系和方法 | 第10-12页 |
·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 第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循环经济型城市发展与评价的基础理论 | 第14-21页 |
·循环经济型城市的内涵 | 第14-16页 |
·循环经济型城市的内容 | 第14-15页 |
·循环经济型城市的主体和政策 | 第15-16页 |
·循环经济型城市的知识资本价值取向 | 第16页 |
·循环经济型城市与其他形态城市的关联性 | 第16-19页 |
·与生态城市的关联性 | 第17页 |
·与知识型城市的关联性 | 第17-19页 |
·循环经济型城市管理有效性 | 第19-20页 |
·管理有效性的提出 | 第19-20页 |
·循环经济型城市管理有效性的内涵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循环经济型城市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1-29页 |
·管理有效性评价要素 | 第21-23页 |
·管理有效性评价要素的设计思想 | 第21页 |
·管理有效性评价要素的确定 | 第21-23页 |
·指标设计原则和指标体系编制思路 | 第23-26页 |
·指标设计原则 | 第23页 |
·指标体系的编制思路 | 第23-24页 |
·初始评价指标体系 | 第24-26页 |
·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 | 第26-28页 |
·指标筛选过程 | 第26页 |
·最终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循环经济型城市管理有效性评价模型 | 第29-39页 |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29-30页 |
·循环经济型城市发展现状评价 | 第30-36页 |
·指标权重确定 | 第30-35页 |
·指标综合评价 | 第35-36页 |
·循环经济型城市管理有效性评价模型 | 第36-38页 |
·管理可能集的建立 | 第36-37页 |
·管理有效性―管理效益 | 第37-38页 |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二次评价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循环经济型城市管理有效性实证 | 第39-50页 |
·山东省评价数据来源 | 第39-43页 |
·循环经济型城市管理有效性评价 | 第43-48页 |
·山东省循环经济型城市发展现状评价 | 第43-46页 |
·山东省循环经济型城市管理有效性评价 | 第46-48页 |
·评价结果启示及建议 | 第48-49页 |
·评价结果得到的启示 | 第48页 |
·循环城市型城市发展的几点建议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