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诚信知行失衡与教育干预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6页
 一、问题提出第8-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1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9-11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三、诚信与诚信知行第11-13页
  (一)诚信之概论第11-13页
  (二)诚信知行第13页
 四、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3-14页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4-16页
  (一)文献法第14页
  (二)调查法第14页
  (三)访谈法第14-16页
第二章 大学生诚信知行现状调查第16-24页
 一、问卷调查分析第16-23页
  (一)样本的选择情况与问卷内容第16页
  (二)结果分析第16-23页
   1、学习生活诚信第17-18页
   2、学术诚信第18-20页
   3、贷款消费诚信第20-21页
   4、情感交往诚信第21页
   5、网络诚信第21-22页
   6、求职诚信第22-23页
 二、访谈调查结果归纳第23-24页
第三章 大学生诚信知行失衡问题概观第24-31页
 一、诚信认知混乱第24-25页
  (一)诚信认知模糊第24页
  (二)诚信认知偏差第24-25页
 二、诚信知行的悖离第25-26页
  (一)知而不行第25-26页
  (二)信而不行第26页
 三、大学生诚信知行失衡表象第26-31页
  (一)交往诚信缺失第26页
  (二)学业诚信缺失第26-28页
  (三)贷款消费诚信缺失第28-29页
  (四)求职诚信缺失第29-31页
第四章 大学生诚信知行失衡的诱因分析第31-36页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教育审视第31-32页
 二、大学校园诚信文化力量的减弱第32-33页
 三、大学生诚信知行失衡的制度性障碍第33-34页
 四、社会诚信缺失的消极示范第34-36页
第五章 大学生诚信知行整合与教育干预第36-46页
 一、强化大学生对诚信知行统一正当性的认同教育第36-39页
  (一)深化大学生诚信道德感知教育第36-37页
  (二)把握大学生的道德批判教育第37-38页
  (三)培育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情感第38-39页
  (四)加强大学生诚信责任感第39页
 二、学校诚信教育干预方式多样化第39-41页
  (一)重视诚信认知教育与意义教育的结合第39-40页
  (二)重视诚信知行整合的实践活动第40-41页
  (三)重视诚信榜样的示范教育第41页
 三、拓展大学生诚信知行的文化教育方式第41-42页
  (一)构建颇具氛围的校园诚信器物性文化第41-42页
  (二)丰富积极健康的网络诚信文化第42页
  (三)创设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大众诚信文化第42页
 四、大学生诚信知行整合的制度化干预方式第42-46页
  (一)构建与社会联结的大学生诚信制度体系第43-44页
  (二)学校诚信知行制度系统化第44-46页
   1、建立完善的考务管理机构第44页
   2、建立自我约束型的学术诚信制度第44页
   3、完善人人皆知的毕业生就业规范细则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 大学生诚信知行表现情况调查第49-52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崛起的因素分析
下一篇: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办学绩效评估问题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