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崛起的因素分析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21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一)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中的领先地位第8页
  (二)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美国社会作出的突出贡献第8-9页
  (三)基于我国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现实需要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理论意义第10页
  (二)现实意义第10-11页
 三、相关概念解析第11-13页
  (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第11页
  (二)崛起第11-12页
  (三)公立研究型大学第12-13页
 四、文献综述第13-19页
  (一)关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3-16页
  (二)关于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因素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6-18页
  (三)关于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8-19页
 五、已有研究不足第19页
 六、研究特色第19页
 七、研究方法第19-21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19-20页
  (二)历史因素分析法第20页
  (三)个案研究法第20-21页
第一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崛起的历史进程第21-26页
 一、崛起前的初级阶段(1868-1930)第21-23页
  (一)社会基础广泛第21-22页
  (二)办学理念明确第22页
  (三)发展基调均衡第22-23页
 二、崛起中的关键阶段(1930-1960)第23-24页
  (一)科研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核心第23页
  (二)学术影响力显著提高第23页
  (三)科研经费投资主体的转变第23-24页
 三、崛起后的巩固阶段(1960至今)第24-26页
  (一)自身优势地位的巩固第24页
  (二)一流学科地位的巩固第24-25页
  (三)卓越办学理念的巩固第25-26页
第二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崛起的内部因素第26-36页
 一、富有战略眼光的大学校长第26-28页
  (一)吉尔曼为伯克利确立发展基调第26-27页
  (二)惠勒带领伯克利挺近研究型大学第27-28页
  (三)斯普劳尔成就伯克利的崛起地位第28页
 二、享誉世界的教师队伍第28-30页
  (一)一流师资队伍的建设第28-29页
  (二)高基准的教师引进制度第29页
  (三)建立竞争性的工资机制第29-30页
 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科优势第30-31页
  (一)抓住发展机遇第30页
  (二)瞄准世界一流第30-31页
  (三)以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口第31页
 四、物质保障基础雄厚第31-34页
  (一)经费投资主体多元化第31-33页
  (二)建立劳伦斯国家实验室第33-34页
  (三)拥有“研究型图书馆”系统第34页
 五、发挥以国家需求为核心的社会服务职能第34-36页
  (一)加强大学发展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第34页
  (二)以服务海湾经济为落脚点第34-36页
第三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崛起的外部因素第36-43页
 一、人文因素奠定广阔发展空间第36-37页
  (一)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第36页
  (二)私立大学模式的影响第36-37页
 二、军事因素创造潜在发展机遇第37-40页
  (一)参与“曼哈顿计划”提升研究能力第37页
  (二)战时研究吸引巨额经费投入第37-39页
  (三)军事需求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第39-40页
 三、联邦政策提供法律保障第40-43页
  (一)《莫雷尔法案》影响伯克利的服务职能第40页
  (二)加州宪法保障伯克利的自治权第40-41页
  (三)《国防教育法》促使伯克利开展战时科研第41页
  (四)联邦科技政策为伯克利的发展指明方向第41-43页
第四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崛起对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启示第43-48页
 一、一流大学建设应重视内部积累和自身定位第43-44页
 二、制度创新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内在力量第44-45页
 三、提高大学的学术影响力是增加经费投入的有效手段第45页
 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行是大学实现科研创新的有效途径第45-46页
 五、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是大学实现人才建设的重要保障第46-47页
 六、实现社会服务职能是大学成功办学的重要归宿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斯坦福大学的崛起研究(1945-1970)
下一篇:大学生诚信知行失衡与教育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