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真菌弯颈霉属真菌遗传多样性及分布规律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1 综述第11-20页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概述第11-12页
   ·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概述第12-13页
   ·弯颈霉属真菌的研究进展第13-16页
   ·环孢菌素第16-17页
   ·rDNA-ITS序列分析和延长因子序列分析第17-18页
   ·ISSR分子标记技术第18-20页
2 长白山弯颈霉属真菌形态学多样性以及其分布特点第20-23页
   ·材料与方法第20-21页
     ·土壤采集方法第20页
     ·试验方法第20页
     ·培养基第20-21页
   ·长白山弯颈霉属真菌的生态分布特点第21-23页
     ·不同海拔长白山弯颈霉属真菌分布的特点第21-22页
     ·不同月份长白山弯颈霉属真菌分布特点第22-23页
3 长白山弯颈霉属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23-30页
   ·材料方法第23-24页
     ·菌株来源第23页
     ·试验仪器第23-24页
     ·试剂第24页
   ·研究方法第24-25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4页
     ·DNA的检测第24-25页
   ·rDNA-ITS序列分析第25-27页
     ·rDNA-ITS序列扩增第25页
     ·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第25-27页
   ·长白山弯颈霉属真菌延长因子序列分析第27-29页
     ·弯颈霉属真菌延长因子序列扩增第27页
     ·延长因子序列分析结果第27-29页
   ·长白山弯颈霉属真菌不同基因序列分析的比较第29-30页
4 长白山弯颈霉属真菌的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第30-41页
   ·材料与方法第30-34页
     ·菌株及其来源第30-31页
     ·DNA的提取第31页
     ·ISSR引物的筛选第31-32页
     ·ISSR温度梯度PCR第32-33页
     ·ISSR反应体系优化第33-34页
   ·结果与分析第34-41页
     ·ISSR扩增的正交优化第34-35页
     ·ISSR引物筛选结果第35-36页
     ·ISSR-PCR扩增结果检测以及数据分析第36页
     ·ISSR-PCR扩增结果第36页
     ·长白山弯颈霉属真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第36-37页
     ·长白山弯颈霉属真菌聚类分析与讨论第37-41页
5 长白山弯颈霉属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第41-51页
   ·材料与方法第41页
     ·试验菌株第41页
     ·实验用培养基及配方第41页
   ·试验方法第41-43页
     ·分离活化弯颈霉菌株第41-42页
     ·培养基对三种弯颈霉属真菌菌落生长、产孢的影响第42页
     ·碳源对三种弯颈霉属真菌菌落生长、产孢的影响第42页
     ·氮源的对三种弯颈霉属真菌菌落大小、产孢的影响第42页
     ·光照强度对三种弯颈霉属真菌菌落生长、产孢的影响第42页
     ·酸碱度对三种弯颈霉属真菌菌落生长、产孢的影响第42-43页
     ·温度对三种弯颈霉属真菌菌落生长、产孢的影响第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51页
     ·培养基对三种弯颈霉属真菌菌落生长、产孢的影响第43-44页
     ·碳源对三种弯颈霉属真菌菌落生长、产孢的影响第44-45页
     ·氮源对三种弯颈霉属真菌菌落生长、产孢的影响第45-47页
     ·光照对三种弯颈霉属真菌菌落生长、产孢的影响第47-48页
     ·温度对三种弯颈霉属真菌菌落生长、产孢的影响第48-49页
     ·酸碱度对三种弯颈霉属真菌菌落生长、产孢的影响第49-51页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附录A 弯颈霉延长因子序列第57-109页
附录B 弯颈霉的ISSR种群遗传相似性系数GS第109-110页
附录C 弯颈霉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产孢量(108个/mL)第110-113页
附录D 三种弯颈霉在不同培养基培养 7d的菌落图第113-11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15-116页
致谢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七鳃鳗Syk的克隆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相关免疫学研究
下一篇:辽宁碱蓬S/NAC4、S/NAC10转录因子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