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研究对象的确立和定名 | 第11-12页 |
·释义功能词语的定名 | 第11页 |
·功能项的定名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选材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传统训诂学中的释义功能词语 | 第15-16页 |
·现代辞书编纂中的释义功能词语 | 第16-18页 |
·西方释义知识中的释义功能词语 | 第18页 |
·元语言理论下的释义功能词语 | 第18-19页 |
·已有研究的薄弱之处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2章 古代释义功能词语体系 | 第22-41页 |
·古代辞书的释义功能词语 | 第22-24页 |
·古代辞书释义功能词语的功能项分布 | 第24-35页 |
·文字属性类释义功能词语 | 第24-27页 |
·字际关系的界定和种类 | 第24-26页 |
·文字属性类释义功能词语的功能项 | 第26-27页 |
·语音属性类释义功能词语 | 第27-29页 |
·词语释义类释义功能词语 | 第29-34页 |
·语法属性类释义功能词语 | 第34页 |
·校勘类释义功能词语 | 第34-35页 |
·其他释义功能词语 | 第35页 |
·古代成熟辞书释义功能词语的应用——以《康熙字典》为例 | 第35-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现代释义功能词语体系 | 第41-76页 |
·现代辞书的释义功能词语 | 第41-42页 |
·现代辞书释义功能词语的功能项分布 | 第42-65页 |
·“指”类释义功能词语 | 第42-46页 |
·“称”类释义功能词语 | 第46-51页 |
·“比喻”类释义功能词语 | 第51-52页 |
·“形容”类释义功能词语 | 第52-53页 |
·“叫说”类释义功能词语 | 第53-54页 |
·“作”类释义功能词语 | 第54-56页 |
·省略类释义功能词语 | 第56页 |
·因果类释义功能词语 | 第56-57页 |
·表示类释义功能词语 | 第57-58页 |
·用法类释义功能词语 | 第58-59页 |
·感情色彩类释义功能词语 | 第59-60页 |
·参见类释义功能词语 | 第60-61页 |
·相同类释义功能词语 | 第61-63页 |
·相反类释义功能词语 | 第63-64页 |
·出处类释义功能词语 | 第64页 |
·其他释义功能词语 | 第64-65页 |
·语文规范词典释义功能词的应用及不足——以《现汉》为例 | 第65-74页 |
·小结 | 第74-76页 |
第4章 古今释义功能词语对比及对现代辞书释义的启发 | 第76-110页 |
·同一功能项古今释义功能词语的使用对比 | 第76-100页 |
·功能项对应的古今释义功能词语对比 | 第76-94页 |
·功能项无对应的古代释义功能词语(功能项消失) | 第94-98页 |
·功能项无对应的现代释义功能词语(功能项增加) | 第98-100页 |
·同一词形释义功能词语的古今功能项演变 | 第100-107页 |
·对现代辞书释义的启发 | 第107-110页 |
第5章 结语 | 第110-112页 |
·研究总结 | 第110-111页 |
·研究中的不足和可拓展空间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