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利用CRISPR/Cas9敲除绵羊成纤维细胞MSTN基因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缩略词表第13-14页
前言第14-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5页
 第一节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1、MSTN基因的起源第15页
  2、MSTN基因结构第15-16页
  3、MSTN基因的表达第16页
  4、MSTN基因功能及研究意义第16-17页
  5、MSTN的应用前景第17页
 第二节 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CRISPR/Cas9第17-21页
  1、CRISPR的研究历史第18页
  2、CRISPR的分类第18页
  3、CRISPR/Cas的基因座结构第18-19页
  4、CRISPR/Cas的作用机制第19-20页
  5、CRISPR/Cas的应用前景第20-21页
 第三节 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TALEN第21-25页
  1、TALEN研究历史第21-22页
  2、TALEN结构第22页
  3、TALEN作用机制第22-24页
   ·TALEN的识别第23页
   ·TALEN的切割和修复第23-24页
  4、TALEN技术的展望第24-25页
第二章 试验研究第25-58页
 试验一MSTN基因靶点确定及Cas9和TALEN质粒构建第25-30页
  摘要第25页
  1、材料与方法第25-28页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25页
   ·CRISPR/Cas9和TALENs作用靶点确定第25页
   ·Cas9质粒和TALENs质粒的构建第25-27页
   ·CRISPR/Cas9和TALEN质粒转化第27页
   ·CRISPR/Cas9和TALENs去内毒素质粒的提取第27-28页
  2、结果与分析第28页
  3、讨论第28-29页
  4、结论第29-30页
 试验二 绵羊成纤维细胞电转染效率优化第30-37页
  摘要第30页
  1、材料和方法第30-33页
   ·材料第30-31页
     ·细胞和质粒第30页
     ·主要试剂第30页
     ·主要仪器第30-31页
   ·试验方法第31-32页
     ·绵羊成纤维细胞的培养第31页
     ·质粒制备第31页
     ·电转液的配制第31页
     ·电转染细胞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1-32页
   ·试验设计第32-33页
     ·电转程序对转染效果的影响第32页
     ·细胞数量对转染效果的影响第32页
     ·质粒浓度对转染效率的影响第32页
     ·不同的电击次数对转染效率的影响第32页
     ·电转后不同的放置温度对转染效率的影响第32-33页
     ·不同细胞类型的转染效率第33页
  2、结果与分析第33-35页
   ·电转程序对转染效率的影响第33页
   ·细胞数量对电转效果的影响第33-34页
   ·质粒浓度对转染效率的影响第34页
   ·不同的电击次数对转染效果的影响第34-35页
   ·电转后不同的放置温度对转染效率的影响第35页
   ·不同类型的细胞转染效率的比较第35页
  3、讨论第35-36页
  4、结论第36-37页
 试验三CRISPR/Cas9和TALENs质粒活性检测第37-49页
  摘要第37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7-43页
   ·主要试剂第37页
   ·主要仪器第37页
   ·引物设计第37-38页
   ·萨福克绵羊成纤维细胞电转染及细胞基因组获得第38页
     ·电转染细胞第38页
     ·电转染绵羊基因组的获得第38页
   ·Cas9和TALEN靶点周边DNA序列扩增及纯化第38-39页
   ·Surveyor nuclease酶S酶切PCR纯化产物第39-41页
   ·T7EI处理PCR胶回收产物第41-42页
   ·PAGE检测Surveyor nuclease和T7EI酶的消化结果第42页
   ·HRM检测第42-43页
  2、结果与分析第43-46页
   ·绵羊成纤维细胞电转染的结果第43页
   ·PCR产物纯化结果第43-44页
   ·Surveyor nuclease和T7EI酶切的结果第44-46页
   ·HRM检测结果第46页
  3、讨论第46-48页
  4、结论第48-49页
 试验四 绵羊MSTN基因突变单克隆细胞筛选第49-58页
  摘要第49页
  1、材料和方法第49-53页
   ·材料第49页
     ·主要试剂第49页
     ·主要仪器第49页
   ·突变细胞系的获得第49-50页
   ·阳性单克隆细胞的鉴定第50-53页
     ·HRM鉴定第50页
     ·PAGE检测突变第50-52页
     ·测序第52-53页
  2、结果与分析第53-56页
   ·HRM检测结果第53-54页
   ·PAGE检测结果第54-55页
   ·测序结果第55-56页
     ·测序结果序列比对第55-56页
     ·测序结果蛋白比对第56页
  3、讨论第56-57页
  4、结论第57-58页
全文结论第58页
创新点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附录第65-70页
致谢第70-71页
作者简介第71-72页
附件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山一号冰川底部沉积层介导硫代谢细菌的多样性研究
下一篇:绵羊SPLUNC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