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8页 |
|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5-18页 |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2 审美教育的相关概述 | 第18-24页 |
| ·审美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 第18-21页 |
| ·审美教育的基本内涵 | 第18-19页 |
| ·审美教育的基本特点 | 第19-21页 |
| ·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第21-24页 |
| ·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同一性 | 第21-22页 |
| ·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 第22页 |
| ·审美教育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条件 | 第22-24页 |
| 3 审美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 第24-30页 |
| ·审美教育有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第24-25页 |
| ·加强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 第24-25页 |
| ·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 | 第25页 |
| ·审美教育有利于受教育者道德情操的提升和健康人格的升华 | 第25-26页 |
| ·审美教育有利于受教育者道德情操的提升 | 第25-26页 |
| ·审美教育有利于受教育者健康人格的培养 | 第26页 |
| ·审美教育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功能的发挥 | 第26-28页 |
| ·激发受教育者创新意识 | 第27页 |
| ·激活受教育者创新能力 | 第27-28页 |
| ·审美教育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 第28-30页 |
| ·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感性与理性的融合 | 第28页 |
| ·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超功利性 | 第28-30页 |
| 4 审美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中所面临的问题 | 第30-33页 |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教育战略规划不足 | 第30页 |
| ·教育机制不完善 | 第30页 |
| ·相关部门不够重视 | 第30页 |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教育观念缺位 | 第30-31页 |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错位 | 第30-31页 |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审美素养缺乏 | 第31页 |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教育实践力度和内容不足 | 第31-33页 |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教育实践力度小 | 第31-32页 |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教育内容单调 | 第32-33页 |
| 5 审美教育价值视阈下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路径 | 第33-40页 |
| ·审美教育价值视阈下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第33-34页 |
| ·真善美统一的原则 | 第33页 |
| ·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原则 | 第33-34页 |
| ·引导性的原则 | 第34页 |
| ·审美教育价值视阈下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 第34-40页 |
|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教育战略规划 | 第34-35页 |
|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机制建设 | 第34-35页 |
|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教育引导 | 第35页 |
| ·矫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教育的传统观念 | 第35-38页 |
|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主体并重 | 第36页 |
|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审美素养 | 第36-38页 |
| ·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 第38-40页 |
| ·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形式 | 第38页 |
| ·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内容 | 第38-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