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干部廉政教育研究--基于山西省芮城县乡村的调查
摘要 | 第1-7页 |
一、导论 | 第7-13页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2. 国外廉政教育发展状况 | 第10-12页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创新之处 | 第13页 |
二、廉政教育的相关理论 | 第13-18页 |
(一)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1. 廉政 | 第13页 |
2. 廉政建设 | 第13-14页 |
3. 廉政教育 | 第14-15页 |
(二) 廉政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 第15-17页 |
1. 廉政教育的主体 | 第15页 |
2. 廉政教育的客体 | 第15-16页 |
3. 廉政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 第16-17页 |
(三) 廉政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三、芮城县乡村干部的廉政教育的调查 | 第18-30页 |
(一) 芮城县乡村干部的廉政教育的调查构思 | 第19-20页 |
1. 调查目的 | 第19页 |
2. 调查对象 | 第19页 |
3. 调查内容 | 第19-20页 |
4. 调查方法 | 第20页 |
(二) 调查结果 | 第20-25页 |
1. 当地群众关于廉政教育的思想动态 | 第20-22页 |
2. 当地廉政教育的执行状况 | 第22-24页 |
3. 入户走访调查结果 | 第24-25页 |
(三)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5-30页 |
1. 芮城县乡村干部在廉政教育中取得的成效 | 第25-26页 |
2. 芮城县乡村干部在廉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3. 芮城县乡村干部廉政教育实效性的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四、加强乡村干部廉政教育的对策 | 第30-37页 |
(一) 乡村干部的廉政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 第30页 |
1. 目标与任务相统一的原则 | 第30页 |
2. 总体与具体相结合的原则 | 第30页 |
3. 兼顾当前与长远的原则 | 第30页 |
(二) 加强乡村干部廉政教育的具体措施 | 第30-37页 |
1. 丰富廉政教育内容 | 第31-32页 |
2. 创新廉政教育方法 | 第32-34页 |
3. 巩固廉政教育长效机制 | 第34-37页 |
五、结束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Abstract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