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高分辨率数字视频模拟转换系统设计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数字图像处理概述 | 第9-10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图像缩放原理 | 第13-23页 |
·图像处理中的几何变换 | 第13-14页 |
·最近邻插值法 | 第14页 |
·双线性插值算法 | 第14-15页 |
·双三次插值算法 | 第15-16页 |
·三种插值算法的 MATLAB 仿真比较 | 第16-18页 |
·双线性插值算法的 FPGA 实现 | 第18-21页 |
·双线性插值算法原理 | 第18-19页 |
·双线性插值算法简化 | 第19-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 第23-43页 |
·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 | 第23-24页 |
·Camera Link 接口简介 | 第24-26页 |
·相机信号 | 第25页 |
·Camera Link 配置方式 | 第25-26页 |
·端口定义 | 第26页 |
·相机及其输出数据格式 | 第26-35页 |
·相机的选择 | 第26-27页 |
·相机的串行通信配置 | 第27-34页 |
·相机的输出数据格式 | 第34-35页 |
·视频图像处理模块的设计 | 第35-36页 |
·FPGA 功能模块划分 | 第35页 |
·时钟设计 | 第35-36页 |
·视频编码模块的设计 | 第36-43页 |
·ADV7171 芯片介绍 | 第36-38页 |
·I2C 总线介绍 | 第38-40页 |
·ADV7171 芯片初始化配置 | 第40-43页 |
第四章 基于 FPGA 的系统的逻辑设计与实现 | 第43-61页 |
·FPGA 系统的设计流程 | 第43-44页 |
·系统结构层次化的设计 | 第44-45页 |
·模块划分的技巧 | 第44-45页 |
·结构层次化编码 | 第45页 |
·系统的结构划分 | 第45-46页 |
·PAL 格式简介 | 第46-49页 |
·ITU-R BT.656 标准 | 第46-49页 |
·异步时钟处理 | 第49-51页 |
·乒乓缓存原理介绍 | 第49-50页 |
·异步时钟同步设计模块 | 第50-51页 |
·视频数据的 PAL 格式转换 | 第51-53页 |
·定时基准信号的添加 | 第51页 |
·色差信号的添加 | 第51-52页 |
·具体实现方法 | 第52-53页 |
·数据缓存模块的设计 | 第53-54页 |
·乒乓输入模块的设计 | 第53-54页 |
·乒乓缓存输出数据选择单元设计 | 第54页 |
·图像缩小模块的设计 | 第54-58页 |
·垂直方向插值模块 | 第55-57页 |
·水平方向插值模块的设计 | 第57-58页 |
·实验结果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 | 第65-69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