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保护学论文--甲壳类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虾类论文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和黄头病毒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1页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水产养殖动物病原检测中的应用第10-18页
     ·等温扩增技术第10-15页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第15-18页
     ·限制性酶切技术第18页
   ·几种水产养殖动物病原概述第18-21页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第18-19页
     ·黄头病毒(YHV)第19-21页
第二章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第21-32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1-25页
     ·病料来源第21页
     ·DNA 模板的提取及 WSSV 阳性模板的确定第21-22页
     ·WSSV-CPA 引物设计第22-23页
     ·WSSV-CPA 反应条件第23页
     ·WSSV-CPA 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的优化第23页
     ·WSSV-CPA 的特异性第23页
     ·WSSV-CPA 产物酶切鉴定第23-24页
     ·WSSV 的 CPA 与套式 PCR 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比较第24页
     ·WSSV 的 CPA 与 TagMan 探针法 qPC 方法的灵敏度比较第24页
     ·WSSV 的 CPA 与 LAMP 方法的灵敏度比较第24页
     ·WSSV qCPA 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4-25页
     ·利用 WSSV-CPA 进行实际样品检测第25页
   ·实验结果第25-30页
     ·WSSV-CPA 反应的优化结果第25-26页
     ·WSSV-CPA 方法的特异性结果第26页
     ·WSSV-CPA 产物的酶切鉴定结果第26-27页
     ·WSSV-CPA 与 WSSV 套式 PCR 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比较结果第27页
     ·WSSV-CPA 与 WSSV-qPCR 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比较结果第27-28页
     ·WSSV-CPA 与 WSSV-LAMP 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比较结果第28页
     ·WSSV qCPA 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8-29页
     ·利用 WSSV-CPA 检测对虾组织样品结果第29-30页
   ·讨论第30-32页
第三章 黄头病毒中国株 rRT-LAMP 检测方法的建立第32-46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2-38页
     ·病料来源第32-33页
     ·RNA 模板的提取第33页
     ·引物设计第33-34页
     ·rRT- LAMP 反应条件第34页
     ·rRT- LAMP 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第34-35页
     ·rRT- LAMP 产物酶切鉴定第35页
     ·RNA 标准品的制备及标准曲线的建立第35-37页
     ·rRT-LAMP 灵敏度分析及与 rRT-PCR 的比较第37页
     ·rRT-LAMP 灵敏度分析及与 RT-LAMP 试剂盒的比较第37-38页
     ·rRT-LAMP 的特异性检验第38页
     ·rRT-LAMP 实际样品检测第38页
   ·实验结果第38-43页
     ·rRT-LAMP 反应体系的优化结果第38-40页
     ·rRT-LAMP 产物的酶切鉴定结果第40-41页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41页
     ·YHV rRT-LAMP灵敏度检测分析及与rRT-PCR的比较结果第41-42页
     ·rRT-LAMP灵敏度分析及与RT-LAMP试剂盒的比较第42-43页
     ·特异性检测结果第43页
     ·实际样品检测结果第43页
   ·讨论第43-46页
第四章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与黄头病毒中国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第46-50页
   ·材料与方法第46页
     ·对虾样品的来源第46页
     ·样品处理第46页
   ·WSSV 和 YHV 流行病学初步分析第46-48页
     ·对虾种类与病毒阳性比率第47页
     ·地理位置与病毒阳性比率第47-48页
     ·两种病毒阳性检出比率第48页
   ·讨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饲料中补充有益菌对凡纳滨对虾抗病力及其肠道微生物组成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的PCR检出类型及病毒致病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