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言 | 第7-9页 |
一、 关于黄龙玉 | 第9-16页 |
(一) 黄蜡石与黄龙玉的本质特性 | 第9-11页 |
(二) 黄龙玉的发展脉络 | 第11-13页 |
(三) “玉”“石”之争 | 第13-16页 |
二、 大众传播环境下的黄龙玉 | 第16-20页 |
(一) 黄龙玉的媒介处境:概念宣传与文化内涵的貌合神离 | 第16-17页 |
(二) 良好的传播效应:媒介作用与文化定位的双重努力 | 第17-20页 |
三、 玉文化与玉器造型 | 第20-26页 |
(一) 中国玉文化:历史悠远与寓意多元 | 第20-24页 |
1、 中国玉器发展脉络 | 第20-21页 |
2、 玉文化的多重表现 | 第21-24页 |
(二) 色彩诠释:黄龙玉文化的定位与尴尬 | 第24-26页 |
四、 玉石雕件的艺术思索 | 第26-33页 |
(一) 意象、意境简述 | 第26-28页 |
(二) 玉石雕件的意境美 | 第28-30页 |
1、 形神兼备的灵动美 | 第28-29页 |
2、 含蓄隐忍的虚实美 | 第29页 |
3、 以艺载道的和谐美 | 第29-30页 |
(三) 黄龙玉造型的艺术思索 | 第30-33页 |
五、 黄龙玉与文化创意产业 | 第33-54页 |
(一) 黄龙玉市场的现存问题 | 第33-38页 |
1、 题材单一与创意匮乏 | 第33-36页 |
2、 雕工技能与市场发展脱轨 | 第36-37页 |
3、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脱节 | 第37-38页 |
(二) 文化创意产业理念 | 第38-42页 |
(三) 黄龙玉在文化创意产业语境下的未来展望 | 第42-54页 |
1、 文化价值的梳理:传统珠宝的比较与自身特性的肯定 | 第43-46页 |
2、 创意元素的找寻:自身文化的认同与国际化眼光的结合 | 第46-49页 |
3、 发展空间的拓展:产业链的自我循环与相关服务性行业的构建 | 第49-51页 |
4、 综合价值的认知:自然价格与艺、文价值的双重重视 | 第51-54页 |
六、 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第54-61页 |
(一) 不可再生资源概述及应用 | 第54-55页 |
(二) 艺、文价值的探索:玉石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 第55-58页 |
(三) 世界性民族文化:玉石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归宿 | 第58-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