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总务工作论文

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3页
1 绪论第13-17页
   ·研究缘起第13-14页
     ·长江大学生救人事件反思第13页
     ·我国小学生溺亡报道频传第13页
     ·我国政府对学生安全教育日趋重视第13-14页
   ·研究背景第14-15页
     ·素质教育的回归第14页
     ·生命教育的勃兴第14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第14-15页
     ·小学阶段是学生水域安全教育的关键期第15页
   ·研究目的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理论意义第16页
     ·实际应用价值第16-17页
2 文献综述第17-28页
   ·学生水域安全的理论基础第17-21页
     ·学生水域活动第17-18页
     ·学生溺水第18-19页
     ·学生水域安全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9-21页
   ·学生水域安全教育研究第21-27页
     ·学生水域安全教育的概念第21-22页
     ·学生水域安全教育的管理第22-23页
     ·学生水域安全教育的现状研究第23-24页
     ·学生水域安全教育的影响因素第24-25页
     ·学生水域安全教育的干预研究第25-27页
   ·已有研究的启示第27-28页
     ·调查分析我国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的现状第27页
     ·探析我国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的影响因素第27页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模式第27页
     ·检验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模式的干预效果第27-28页
3 研究设计第28-30页
   ·研究方法第28-29页
   ·技术路线第29-30页
4 我国学生水域安全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第30-41页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30-31页
     ·调查对象第30-31页
     ·调查问卷的编制第31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31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31-36页
     ·我国学生水域活动现状分析第31-33页
     ·我国小学校水域安全事故发生率第33页
     ·实施水域安全教育的学校比率第33-34页
     ·已开设学生水域安全教育学校的状况第34-35页
     ·我国小学校水域安全教育的保障条件第35-36页
   ·讨论第36-41页
     ·问卷编制第36页
     ·学生参加水域活动现状分析与讨论第36-39页
     ·学校开展学生水域安全教育现状第39-41页
5 我国学生水域安全教育影响因素研究第41-57页
   ·研究资料与方法第41-42页
     ·问卷条目的获取第41页
     ·问卷的编制第41-42页
     ·取样第42页
     ·统计方法第42页
   ·水域安全教育影响因素问卷的编制第42-47页
     ·项目分析第42-43页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43-44页
     ·信度分析第44-45页
     ·各维度相关分析第45页
     ·验证性因素分析第45-47页
   ·我国水域安全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7-50页
     ·行政因素分析第47-48页
     ·课程因素分析第48页
     ·学生因素分析第48-49页
     ·教师因素分析第49页
     ·场地因素分析第49-50页
     ·家长因素分析第50页
   ·我国水域安全教育的影响因素差异比较第50-53页
     ·学科差异比较第50-51页
     ·城乡差异比较第51页
     ·地区差异比较第51-53页
   ·分析与讨论第53-55页
     ·问卷编制第53页
     ·我国学生水域安全教育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3-55页
     ·我国学生水域安全教育实施的影响因素差异比较第55页
   ·结论与小结第55-57页
6 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KSAP模式的构建与检验第57-93页
   ·构建过程第57-60页
     ·理论依据第57-59页
     ·KSAP模型假设第59-60页
   ·研究工具与方法第60-63页
     ·对象与方法第61-62页
     ·统计方法第62页
     ·研究程序第62-63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63-80页
     ·问卷的理论构想第63-64页
     ·预测问卷的检验第64-66页
     ·正式问卷检验第66-70页
     ·小学生水域安全KSAP的现状分析第70-72页
     ·小学生水域安全KSAP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第72-76页
     ·小学生水域安全KSAP模型的检验与修正第76-80页
   ·水域安全知识和技能对态度及高危行为的交互效应检验第80-84页
     ·水域安全知识和技能对态度的交互效应检验第80-82页
     ·水域安全知识和技能对高危行为的交互效应检验第82-84页
   ·讨论第84-90页
     ·问卷编制第84-85页
     ·小学生水域安全KSAP现状分析第85-87页
     ·小学生水域安全KSAP比较研究第87-88页
     ·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KSAP相关研究第88-89页
     ·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KSAP模型的构建与检验第89-90页
     ·小学生水域安全知识、技能对态度与高危行为的交互效应讨论第90页
   ·结论第90-93页
     ·小学生水域安全KSAP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第90页
     ·我国小学生水域安全KSAP的现状堪忧第90-91页
     ·我国小学生水域安全KSAP的人口统计学差异显著第91页
     ·小学生水域安全知识、技能、态度和高危行为相关显著第91-92页
     ·小学生水域安全KSAP模型解释力较好第92页
     ·小学生水域安全知识、技能对学生高危行为的交互效应明显第92-93页
7 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的实验研究第93-109页
   ·研究基础第93-95页
     ·问题的提出第93页
     ·关键概念解释第93-95页
   ·实验设计第95-97页
     ·实验目的第95-96页
     ·实验对象第96页
     ·实验假设第96页
     ·实验材料第96页
     ·不等同对照组前后测设计第96-97页
   ·实验程序第97-100页
     ·技术路线图第97-98页
     ·实验步骤第98-100页
   ·实验控制第100-101页
     ·变量控制第100-101页
     ·实施保障第101页
   ·数据收集及处理第101页
   ·结果与分析第101-105页
     ·水域安全KSAP前后测得分比较第101-102页
     ·高危行为时间和性别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检验第102-104页
     ·水域安全KSAP时间与组别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检验第104页
     ·水域安全KSAP时间的简单效应检验第104-105页
   ·讨论第105-107页
     ·男女生水域高危行为前测差异显著原因分析第105页
     ·“专题教育模式”干预效果的局限性分析第105-106页
     ·“游泳教学模式”干预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第106页
     ·“KSAP教育模式”干预效果显著的原因分析第106-107页
     ·模式的选择与选择的模式第107页
   ·结论第107-109页
     ·水域高危行为男女生性别差异显著第107页
     ·水域安全教育对学生水域安全干预有效第107-108页
     ·不同教育模式的干预效果具有差异性第108-109页
8 综合讨论第109-114页
   ·水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第109页
   ·水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第109-110页
   ·水域安全教育的紧迫性第110页
   ·水域安全教育的有效性第110-111页
   ·建议第111-112页
     ·政府层面第111页
     ·学校层面第111-112页
     ·家庭层面第112页
     ·学生层面第112页
   ·研究限制第112-114页
9 结论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1页
附录第121-153页
 附录一 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现状调查表(学生问卷)第121-124页
 附录二 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现状调查表(教师问卷)第124-126页
 附录三 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现状调查表(领导问卷)第126-129页
 附录四 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体育课教学大纲第129-131页
 附录五 小学生水域安全专题教育教案第131-135页
 附录六 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教案第135-148页
 附录七 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教学实验志愿者报名邀请函第148-150页
 附录八 通知第150-151页
 附录九 教学实验视频集锦第151-152页
 附录十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第152-153页
致谢第153-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壮族《麽经》神话研究
下一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