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基于家庭调查数据的乘用车购买行为及市场需求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30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5-17页
     ·研究背景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消费理论文献综述第17-23页
     ·消费理论的发展第17-21页
     ·消费理论在中国的进展第21-22页
     ·中国家庭消费结构变迁的研究综述第22-23页
   ·耐用品需求及预测文献综述第23-28页
     ·普通耐用品消费研究综述第24-25页
     ·典型耐用品消费研究的文献综述第25-27页
     ·典型耐用品需求预测文献综述第27-28页
   ·汽车市场需求的异质性问题第28-29页
   ·论文研究的问题及结构安排第29-30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第29页
     ·论文结构第29-30页
第2章 汽车市场发展概况及汽车保有家庭消费者统计特征第30-53页
   ·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概况第31-38页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历史回顾第31-32页
     ·入世以后中国汽车市场的新发展第32-36页
     ·汽车产品的分类第36-38页
   ·中国乘用车区域发展现状及特征第38-45页
     ·以省为单位的乘用车发展现状第38-39页
     ·各省区乘用车市场总体分异特征第39-42页
     ·基于制造商的区位商特征分析第42-45页
   ·中国汽车保有家庭统计特征-基于 2012 年调查数据第45-50页
     ·调查数据来源第45-46页
     ·调查样本的汽车产品特征第46-49页
     ·调查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3页
第3章 离散选择模型及消费行为假设第53-68页
   ·离散选择模型第53-59页
     ·离散选择模型的原理第53-55页
     ·多元 Logit 理论模型第55-57页
     ·三层嵌套 Logit 模型第57-59页
   ·中国家庭购车决策路径假设第59-61页
     ·消费者购车决策路径假设第59-60页
     ·乘用车级别的确定第60-61页
   ·引入模型的乘用车品牌确定第61-66页
     ·模型中产品品牌的选择原则第61-62页
     ·模型中轿车产品品牌的确定第62-63页
     ·模型中 SUV 产品品牌的确定第63-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4章 中国家庭乘用车选择行为实证研究第68-91页
   ·基于嵌套 Logit 模型的轿车消费行为计量研究第69-74页
     ·数据来源及最终确定样本量第69-70页
     ·变量的选取与确定第70-71页
     ·模型的估计与回归结果第71-73页
     ·模型的设定检验与统计性检验第73-74页
   ·中国家庭对 SUV 的选择意愿研究第74-79页
     ·中国 SUV 市场发展的特征第74-75页
     ·调查样本中 SUV 车型的数据的统计描述第75-77页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第77-78页
     ·模型的参数估计与影响因素的解释第78-79页
   ·基于嵌套 Logit 模型的 SUV 消费行为计量研究第79-83页
     ·数据来源及引入模型变量的选取第79-81页
     ·参数估计与回归结果第81页
     ·模型的设定检验与统计性检验第81-83页
   ·基于嵌套模型结果的边际效用及其解释第83-89页
     ·样本均值边际效用计算及其含义第83-86页
     ·家庭属性和轿车属性组内边际效应对家庭选择概率的影响分析第86-88页
     ·家庭属性和 SUV 属性组内边际效应对家庭选择概率的影响分析第88-89页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5章 消费者特征、产品异质性和车型选择的计量分析第91-113页
   ·购车选择行为和 BLP 模型第91-98页
     ·家庭选择行为的离散选择模型第91-95页
     ·BLP 模型第95-98页
   ·半参数和 GMM 估计方法第98-104页
     ·半参数估计第98-101页
     ·GMM 估计第101-104页
   ·实证结果及检验第104-111页
     ·样本选择及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04-105页
     ·各汽车品牌下的产品属性和消费者特征及第二选择分析第105-107页
     ·估计方法及估计结果第107-109页
     ·各品牌汽车市场份额预测第109-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6章 乘用车加总需求与车型需求检验第113-133页
   ·乘用车需求预测的结构模型第113-120页
     ·结构关系的识别方法第114-115页
     ·VAR 和 VECM 模型第115-116页
     ·单位根检验第116-118页
     ·弱外生性检验第118页
     ·协整检验第118-119页
     ·Granger 因果检验第119-120页
   ·模型估计和检验第120-127页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第120-122页
     ·乘用车需求结构模型的估计和检验第122-127页
   ·中国乘用车需求预测结果及评价第127-132页
     ·预测评价的方法和指标第127-128页
     ·乘用车总量需求预测及预测结果评价第128-130页
     ·基于微观估计结果的分品牌汽车需求总量预测第130-132页
   ·本章小结第132-133页
结论第133-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5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52-153页
致谢第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驾驶员视觉特性的驾驶行为预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湿式离合器的扭矩辅助型AMT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