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34页 |
1.1 植物与锈菌互作的细胞学研究 | 第12-17页 |
1.1.1 锈菌的侵染过程与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1.1.2 亲合性组合中锈菌与寄主的细胞学特征 | 第13-15页 |
1.1.2.1 锈菌的细胞学特征 | 第13-14页 |
1.1.2.2 寄主的细胞学特征 | 第14-15页 |
1.1.3 非亲合性组合中锈菌与寄主的细胞学特征 | 第15-17页 |
1.1.3.1 锈菌的细胞学特征 | 第15-16页 |
1.1.3.2 寄主的细胞学特征 | 第16-17页 |
1.2 植物保护酶系与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 第17-34页 |
1.2.1 过氧化物酶与植物的抗病性 | 第17-22页 |
1.2.1.1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期间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其同工酶变化 | 第17-19页 |
1.2.1.2 过氧化物酶的专化性 | 第19页 |
1.2.1.3 过氧化物酶在植物防卫反应中的作用 | 第19-20页 |
1.2.1.4 植物过氧化物酶基因的表达及其转基因植物的抗病性 | 第20-22页 |
1.2.2 丁质酶与植物的抗病性 | 第22-29页 |
1.2.2.1 几丁质酶在体外的抑菌作用 | 第23-25页 |
1.2.2.2 几丁质酶的诱导及其活性与植物的抗病性 | 第25-27页 |
1.2.2.3 转移几丁质酶基因植物的抗病性 | 第27-28页 |
1.2.2.4 几丁质酶与病原菌互作的专化性 | 第28-29页 |
1.2.3 β-1.3-葡聚糖酶与植物的抗病性 | 第29-32页 |
1.2.3.1 β-1.3-葡聚糖酶在体外的抑菌作用 | 第29-30页 |
1.2.3.2 β-1.3-葡聚糖酶的诱导及其活性与植物的抗病性 | 第30-32页 |
1.2.3.3 转移β-1.3-葡聚糖酶基因植物的抗病性 | 第32页 |
1.2.4 丁质酶与β-1.3-葡聚糖酶的协同性 | 第32-34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2.1 供试品种、菌种及其繁殖 | 第34页 |
2.2 植株培养与接种方法 | 第34页 |
2.3 样品制备方法 | 第34-37页 |
2.3.1 超微结构观察的制备方法 | 第34-35页 |
2.3.2 过氧化物酶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 | 第35页 |
2.3.3 β-1.3-葡聚糖酶的分子细胞学方法 | 第35-36页 |
2.3.3.1 制片 | 第35-36页 |
2.3.3.2 免疫金标记 | 第36页 |
2.3.3.3 胶体金免疫标记对照 | 第36页 |
2.3.4 丁质酶的分子细胞学方法 | 第36-37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7-51页 |
3.1 小麦与条锈菌互作过程中寄主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 第37-42页 |
3.1.1 亲合性互作过程中寄主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 第37-39页 |
3.1.1.1 花斑初现时寄主细胞的超微结构 | 第37-38页 |
3.1.1.2 花斑明显时寄主细胞的超微结构 | 第38-39页 |
3.1.2 非亲合性互作过程中寄主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 第39-42页 |
3.1.2.1 花斑初现时寄主细胞的超微结构 | 第39-40页 |
3.1.2.2 花斑明显时寄主细胞的超微结构 | 第40-41页 |
3.1.2.3 寄主细胞的2种不同类型坏死 | 第41-42页 |
3.1.2.3.1 受入侵栓侵入的叶肉细胞的坏死 | 第41页 |
3.1.2.3.2 紧靠胞间菌丝的叶肉细胞的坏死 | 第41-42页 |
3.2 小麦与条锈菌互作过程小病原菌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 第42-46页 |
3.2.1 亲合性互作过程中条锈菌细胞的超微结构 | 第42-44页 |
3.2.1.1 花斑初现时小麦条锈菌细胞的超微结构 | 第42-43页 |
3.2.1.2 花斑明显时小麦条锈菌细胞的超微结构 | 第43-44页 |
3.2.2 非亲合性互作过程中条锈菌细胞的超微结构 | 第44-46页 |
3.2.2.1 花斑初现时小麦条锈菌细胞的超微结构 | 第44-45页 |
3.2.2.2 花斑明显时小麦条锈菌细胞的超微结构 | 第45-46页 |
3.2.3 寄主与条锈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关系 | 第46页 |
3.3 小麦与条锈菌互作过程中过氧化物酶的细胞化学定位 | 第46-48页 |
3.3.1 亲合性互作中过氧化物酶的定位 | 第47页 |
3.3.2 非亲合性互作中过氧化物酶细胞化学的定位 | 第47-48页 |
3.4 小麦与条锈菌互作过程中β-1,3-葡聚糖酶的分子细胞学标记 | 第48-49页 |
3.4.1 亲合性互作中β-1,3-葡聚糖酶的分子细胞学标记 | 第48页 |
3.4.2 非亲合性互作中β-1,3-葡聚糖酶的分子细胞学标记 | 第48-49页 |
3.5 小麦与条锈菌互作过程中几丁质酶的分子细胞学标记 | 第49-51页 |
3.5.1 亲合性互作中几丁质酶的分子细胞学标记 | 第49页 |
3.5.2 非亲合性互作中几丁质酶的分子细胞学标记 | 第49-51页 |
第4章 结论 | 第51-54页 |
第5章 讨论 | 第54-60页 |
5.1 细胞间隙中的抗病性物质 | 第54页 |
5.2 寄主细胞的过敏性坏死和病原菌的坏死 | 第54-55页 |
5.3 过氧化物酶与小麦的抗锈性 | 第55-57页 |
5.4 β-1,3-葡聚糖酶与小麦的抗锈性 | 第57-58页 |
5.5 几丁质酶与小麦的抗锈性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4页 |
图注说明 | 第74-75页 |
图版说明 | 第75-80页 |
图版 | 第80-95页 |
作者简介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