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绪论 | 第13-33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3-20页 |
(一) 选题由来 | 第13-16页 |
(二)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6-2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20-28页 |
(一) 关于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概念与类型的研究 | 第21-22页 |
(二) 关于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现状及问题的研究 | 第22-25页 |
(三) 关于完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基本思路的研究 | 第25-27页 |
(四)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27-28页 |
三、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28-31页 |
(一)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28-29页 |
(二)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9页 |
(三) 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9-31页 |
四、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31-33页 |
(一) 本研究的重点 | 第31页 |
(二) 本研究的难点 | 第31页 |
(三)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31-33页 |
第一章 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33-89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33-46页 |
一、大学与高等教育 | 第33-35页 |
二、学术与学术管理 | 第35-38页 |
三、权力与大学学术权力 | 第38-42页 |
四、机制、运行机制与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 | 第42-46页 |
第二节 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研究的理论视角 | 第46-53页 |
一、权力社会学理论 | 第46-47页 |
二、机制设计理论 | 第47-50页 |
三、DIM方法(即决策方法) | 第50-53页 |
第三节 大学学术权力运行的一般原理 | 第53-62页 |
一、大学学术权力运行主体与客体及其相对性 | 第54页 |
二、大学学术权力运行过程及其连续性 | 第54-59页 |
三、大学学术权力运行程序及其规范性和严密性 | 第59-60页 |
四、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方式及其多样性 | 第60页 |
五、大学学术权力运行实际轨迹与理论轨迹及其差异性 | 第60-61页 |
六、大学学术权力运行结果或后果及其可评价性和可监督性 | 第61-62页 |
七、大学学术权力运行目的或目标及其价值性和导向性 | 第62页 |
第四节 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理论模型 | 第62-89页 |
一、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形式结构 | 第62-83页 |
二、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要素结构 | 第83-86页 |
三、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功能 | 第86页 |
四、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作用机理 | 第86-89页 |
第二章 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成就及问题反思 | 第89-135页 |
第一节 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与建设的主要成就 | 第89-93页 |
一、我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历程 | 第89-91页 |
二、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 第91-93页 |
第二节 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93-126页 |
一、调查和数据处理工具及其信度效度分析 | 第93-95页 |
二、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存在的具体问题 | 第95-122页 |
三、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总体存在的问题 | 第122-126页 |
第三节 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26-135页 |
一、思想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 | 第126-129页 |
二、制度不够完善,有效供给不足 | 第129-130页 |
三、体制不健全、运行不顺畅 | 第130-135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取向与原则 | 第135-155页 |
第一节 完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需要更新的思想观念 | 第135-147页 |
一、树立学术本位观念 | 第135-136页 |
二、树立法治观念 | 第136-137页 |
三、树立系统观念 | 第137-140页 |
四、树立创新观念 | 第140-147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需要确立的价值取向 | 第147-152页 |
一、有利于大学学术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 第147-149页 |
二、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 第149-150页 |
三、有利于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 | 第150-152页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需要坚持的主要原则 | 第152-155页 |
一、科学化原则 | 第152页 |
二、合理化原则 | 第152-153页 |
三、民主化原则 | 第153-154页 |
四、法制化原则 | 第154页 |
五、适应性原则 | 第154-155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目标与策略 | 第155-179页 |
第一节 完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基本目标 | 第155-157页 |
一、建立“科学”的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 | 第155-156页 |
二、建立“合理”的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 | 第156-157页 |
三、建立“严密”的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 | 第157页 |
四、建立“有效”的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 | 第157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具体策略 | 第157-179页 |
一、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决策机制的完善策略 | 第158-160页 |
二、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信息机制的完善策略 | 第160-163页 |
三、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动力机制的完善策略 | 第163-165页 |
四、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导向机制的完善策略 | 第165-168页 |
五、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协调机制的完善策略 | 第168-172页 |
六、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监督机制的完善策略 | 第172-175页 |
七、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保障机制的完善策略 | 第175-179页 |
结语 | 第179-183页 |
一、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第179-181页 |
二、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181-182页 |
三、本研究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 第182-18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83-195页 |
附录 | 第195-205页 |
致谢 | 第205-20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课题与获奖(部分) | 第207-2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