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进出口贸易概况论文--出口贸易论文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1章 导论第13-31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3-16页
     ·选题背景第13-15页
     ·选题意义第15-16页
   ·研究文献综述第16-27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6-22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22-26页
     ·文献简评第26-27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7-28页
     ·研究思路第27页
     ·研究方法第27-28页
   ·论文结构与内容第28-29页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29-31页
     ·论文的创新第29-30页
     ·论文的不足第30-31页
第2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第31-49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界定与内涵第31-34页
     ·概念辨析第31-33页
     ·概念界定第33-34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理论渊源--从重商主义到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第34-39页
     ·重商主义第34页
     ·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第34-36页
     ·超贸易保护主义第36页
     ·新贸易保护主义第36-38页
     ·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第38-39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及特点第39-48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第39-47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第47-48页
   ·小结第48-49页
第3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动因、作用机制及经济效应分析第49-67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动因第49-59页
     ·基于克服市场失灵的形成动因第49-50页
     ·基于技术差距的形成动因第50-51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政治经济学解释第51-59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机制第59-61页
     ·数量控制效应第59-60页
     ·价格控制效应第60-61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国的经济效应分析第61-65页
     ·贸易效应分析第61-63页
     ·福利效应分析第63-64页
     ·产业效应分析第64-65页
   ·小结第65-67页
第4章 发达国家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与WTO-TBT/SPS国际制度框架第67-83页
   ·国际贸易中的农产品概念第67-68页
     ·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分类第67页
     ·农产品概念的界定第67-68页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第68-77页
     ·美国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第69-72页
     ·欧盟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第72-74页
     ·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第74-77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WTO-TBT/SPS制度框架第77-82页
     ·TBT协议第77-79页
     ·SPS协议第79-80页
     ·TBT协议与SPS协议的比较第80-81页
     ·规范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其它相关协定第81-82页
   ·小结第82-83页
第5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实证描述第83-115页
   ·我国农产品出口基本状况分析第83-91页
     ·总体情况分析第83-85页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地区结构分析第85-89页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分析第89-91页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分析第91-108页
     ·总体情况分析第91-97页
     ·我国主要出口农产品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情况分析第97-104页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类型第104-106页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农产品对日出口的影响第106-108页
   ·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第108-111页
     ·壁垒的要求呈愈加严格趋势第108页
     ·壁垒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影响面广第108-109页
     ·壁垒的扩散效应显著第109-110页
     ·一些壁垒具有明显歧视性,有违WTO-TBT/SPS原则第110-111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定性分析第111-113页
     ·短期内的消极影响第111页
     ·中长期内可能的积极影响第111-113页
   ·小结第113-115页
第6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测度—以蔬菜为例第115-129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测度方法的比较第115-119页
     ·调研方法第115-116页
     ·价格差和关税等价法第116页
     ·存量指标法第116-118页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第118页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第118-119页
   ·引力模型方法的选择第119-121页
   ·蔬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对我国蔬菜出口影响的测度第121-126页
     ·模型的构建第121-122页
     ·数据整理第122-124页
     ·结果分析第124-126页
   ·小结第126-129页
第7章 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第129-151页
   ·质量安全水平低下是农产品出口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根本原因第129-133页
     ·农业生产的外部条件较差第129页
     ·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第129-131页
     ·农业生产的技术基础薄弱第131页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第131-132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第132-133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规体系不健全第133-134页
   ·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滞后第134-136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存在缺陷第136-137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滞后第137-138页
   ·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极其有限第138-141页
   ·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能力不足第141-144页
   ·国际环境原因分析第144-149页
     ·农产品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缓慢,贸易保护程度高第144-146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农产品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第146-148页
     ·制衡能力缺乏导致进口国频繁设限第148-149页
     ·国际经济动荡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第149页
   ·小结第149-151页
第8章 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措施第151-173页
   ·构建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三位一体的战略联盟第151-161页
     ·充分发挥政府在应对技术性贸壁垒中的作用第151-152页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作用第152-155页
     ·充分发挥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体作用第155页
     ·建立以行业协会为纽带、企业参与、政府推动的应对机制第155-156页
     ·构建高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系统第156-161页
   ·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第161-172页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第161-166页
     ·加强农产品技术法规体系建设第166页
     ·健全完善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第166-168页
     ·加强农产品检验检疫工作第168-169页
     ·加强农产品认证、认可工作第169页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第169-170页
     ·提升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能力第170-172页
   ·小结第172-173页
结论第173-175页
附录第175-179页
参考文献第179-18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89-191页
致谢第191页

论文共1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研究
下一篇:农业环境问题的行为基础与治理机制创新--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