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复用制导雷达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 表目录 | 第1-7页 |
| 图目录 | 第7-9页 |
| 摘要 | 第9-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雷达电子战仿真系统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可复用雷达仿真系统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软件设计模式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 | 第14-17页 |
| 第二章 可复用雷达仿真系统技术分析 | 第17-32页 |
| ·雷达仿真系统复用概念分析 | 第17-20页 |
| ·雷达仿真系统复用技术分类 | 第17-19页 |
| ·开发可复用雷达仿真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 ·雷达仿真系统实现复用的技术途径 | 第20-24页 |
| ·面向对象技术对可复用雷达仿真系统的支持 | 第21页 |
| ·雷达仿真系统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21-24页 |
| ·可复用雷达仿真系统设计方法分析 | 第24-26页 |
| ·提升雷达仿真系统复用性的手段 | 第26-30页 |
| ·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 | 第27页 |
| ·雷达仿真系统中设计模式的类型 | 第27-30页 |
| ·设计模式对雷达仿真系统的意义 | 第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可复用制导雷达仿真系统设计方法 | 第32-68页 |
| ·高层可复用设计——制导雷达仿真系统框架设计 | 第32-42页 |
| ·框架的设计方法 | 第33-37页 |
| ·利用外观模式和单件模式提高框架复用性 | 第37-40页 |
| ·可复用制导雷达仿真框架的类结构 | 第40-42页 |
| ·底层可复用设计——制导雷达仿真系统算法类设计 | 第42-46页 |
| ·可复用算法类设计方法 | 第42-44页 |
| ·利用策略模式提升算法类复用性 | 第44-46页 |
| ·基于框架和算法类的制导雷达仿真系统开发方法 | 第46-48页 |
| ·制导雷达仿真系统设计实例 | 第48-66页 |
| ·制导雷达仿真需求分析 | 第49页 |
| ·仿真框架设计 | 第49-54页 |
| ·算法类设计 | 第54-62页 |
| ·子系统设计 | 第62-65页 |
| ·系统运行实例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第四章 制导雷达仿真系统准确性验证 | 第68-91页 |
| ·制导雷达仿真系统准确性验证方法 | 第68-73页 |
| ·典型条件下的准确性验证方法 | 第69-72页 |
| ·干扰条件下的准确性验证方法 | 第72-73页 |
| ·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对比方法 | 第73-75页 |
| ·威力类数据对比方法 | 第73页 |
| ·精度类数据对比方法 | 第73-75页 |
| ·制导雷达仿真系统准确性验证结果及分析 | 第75-90页 |
| ·典型条件下的准确性验证结果 | 第75-86页 |
| ·干扰条件下的准确性验证结果 | 第86-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91-94页 |
| ·工作总结 | 第91-92页 |
| ·创新点总结 | 第92-93页 |
| ·工作展望 | 第93-94页 |
| 致谢 | 第94-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