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探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选题缘由、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11-14页 |
·选题源由 | 第11-13页 |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 第11页 |
·原因分析 | 第11-13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3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2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界定与调查 | 第14-33页 |
·何谓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第14-15页 |
·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背景 | 第14-15页 |
·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内涵 | 第15页 |
·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 | 第15-20页 |
·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调查 | 第15-17页 |
·面向教师的调查 | 第17-18页 |
·面向学生的调查 | 第18-20页 |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0-33页 |
·关于“集合与元素”教学效果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0-22页 |
·对“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 第22-33页 |
3 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分析 | 第33-36页 |
·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 | 第33-34页 |
·教师因素 | 第33页 |
·学生因素 | 第33页 |
·教学方法因素 | 第33页 |
·教学环境因素 | 第33-34页 |
·学生评价因素 | 第34页 |
·有效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34-36页 |
·教师专业化理论 | 第34页 |
·学习共同体理论 | 第34页 |
·情境教学理论 | 第34-35页 |
·因材施教理论 | 第35页 |
·多元化评价理论 | 第35-36页 |
4 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 第36-54页 |
·有效的教学方法 | 第36-40页 |
·导 | 第36-37页 |
·读 | 第37-38页 |
·议 | 第38页 |
·讲 | 第38-39页 |
·练 | 第39-40页 |
·有效的学习方法 | 第40-41页 |
·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 第40页 |
·制定小组学习的规则 | 第40-41页 |
·合理安排任务 | 第41页 |
·有效的学生评价体系 | 第41-46页 |
·评价的原则 | 第41-42页 |
·评价的方法 | 第42页 |
·评价的内容 | 第42页 |
·评价的重点 | 第42页 |
·评价的具体操作 | 第42-46页 |
·有效教学案例 | 第46-54页 |
5 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效果分析 | 第54-57页 |
·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 第54-55页 |
·树立了学生强烈的学好数学自信心 | 第54页 |
·培养了学生爱学数学的浓厚兴趣 | 第54页 |
·创造了学生乐学数学的良好氛围 | 第54-55页 |
·训练了学生自主钻研数学的能力 | 第55页 |
·学生的数学综合成绩大有改善 | 第55-57页 |
·课后作业独立完成 | 第55页 |
·课堂表现更加积极,回答问题更加踊跃 | 第55页 |
·考试成绩大幅提高 | 第55-56页 |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 第56-57页 |
结论与研究反思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