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分类学(系统微生物学)论文--细菌纲论文--真细菌目论文

基于全局转录组分析研究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类菌体分化和固氮机理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缩略语表Abbreviaiton第12-13页
1 前言第13-35页
   ·生物固氮第13页
   ·生物固氮的类型第13页
   ·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体系第13-22页
     ·根瘤的类型第14-16页
     ·共生固氮调控模式第16-17页
     ·类菌体时期的物质运输第17-18页
     ·类菌体分化第18-20页
     ·细胞周期第20-22页
       ·CtrA的调控作用第21页
       ·c-di-GMP第21-22页
   ·类菌体分离纯化技术第22-25页
     ·密度梯度离心第22-24页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第22-23页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第23-24页
     ·差速离心第24页
     ·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第24-25页
   ·蛋白质互作网络(PPI network)第25-27页
     ·蛋白质互作网络的预测方法第25-26页
     ·蛋白质互作网络的研究方向第26-27页
     ·蛋白质互作网络的可视化第27页
   ·转录组研究进展第27-30页
     ·转录组研究第27-28页
     ·转录组研究的方法第28-30页
       ·生物芯片(Microarrays)第29页
       ·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第29-30页
     ·转录组数据公共数据库第30页
   ·根瘤菌转录组研究第30-33页
     ·根瘤菌在自生与共生条件下的全局基因表达差异分析第31-32页
     ·根瘤菌突变体与豆科植物共生时类菌体基因表达差异第32页
     ·胁迫环境下类菌体转录组研究第32-33页
     ·利用RNA-Seq技术对根瘤菌转录组的研究第33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33-3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5-50页
   ·材料第35-40页
     ·供试质粒和菌株第35-36页
     ·培养基第36-38页
     ·酶、试剂和试剂盒第38页
     ·抗生素第38-39页
     ·常用缓冲液与试剂第39-40页
   ·方法第40-50页
     ·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第40页
     ·类菌体物理分离方法第40-41页
     ·RNA的抽提和质量控制、检测第41页
     ·类菌体总RNA的抽提第41-43页
     ·RNA-Seq实验设计,文库构建与测序第43-44页
     ·Microarrays实验设计与基因表达分析流程第44页
     ·RNA-Seq和Microarrays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第44-45页
     ·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enriched KEGG pathways)第45页
     ·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第45-46页
     ·蛋白质互作网络(PPI network)的构建与分析第46-47页
     ·SOE-PCR(重叠延伸PCR技术)第47页
     ·利用三亲本技术构建双交换突变株第47-48页
     ·紫云英植物实验第48-49页
     ·Real-Time PCR第49-50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0-92页
   ·类菌体RNA的抽提纯化第50-51页
   ·定量根瘤总RNA中细菌RNA的比例第51-53页
   ·M.huakuii 7653R蛋白质互作网络的构建第53-55页
   ·M.huakuii 7653R转录组分析第55-82页
     ·RNA-Seq和Microarrays结果总览第55-67页
       ·全局基因差异表达谱第55-57页
       ·差异基因共线性分析第57-61页
       ·遗传途径分析第61-63页
       ·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第63-67页
     ·类菌体中心代谢途径分析第67-72页
       ·糖酵解,糖异生,Entner-Doudoroff(ED)途径和磷酸戊糖途径第68页
       ·三羧酸循环第68-69页
       ·PHB生物合成第69页
       ·支链氨基酸运输(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transport)第69-71页
       ·脂肪酸代谢第71-72页
     ·类菌体分化第72-77页
       ·细胞周期第72-73页
       ·c-di-GMP第73-77页
     ·差异表达数据与7653R蛋白质互作网络整合第77-81页
       ·共生固氮子网络第77-80页
       ·以CtrA为中心的细胞周期子网第80-81页
     ·重构和比较5种中慢生根瘤菌代谢网络第81-82页
   ·关键基因的挑选与突变体的构建与筛选第82-87页
     ·关键基因的挑选第82-83页
     ·突变体的构建与筛选第83-87页
       ·SOE-PCR第83-85页
       ·置换载体的构建第85-86页
       ·突变株的筛选第86-87页
   ·细菌单杂交随机文库构建准备工作第87-92页
     ·转录因子表达载体改造第88-89页
     ·构建随机单杂交基因组文库预实验第89-92页
       ·Sau3AI酶切M.huakuii 7653R gDNA预实验第89-90页
       ·CIP碱性磷酸酶载体去磷酸化预实验第90-91页
       ·随机文库构建预实验第91-92页
4 小结与展望第92-95页
   ·小结第92-93页
   ·展望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8页
附录第108-120页
致谢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细菌代谢物浓度的化学信息学预测及在杀菌剂发现中的应用
下一篇:B9601-Y2菌株的基因组解析及部分功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