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一)倪志伟的市场转型论及相关讨论 | 第9-11页 |
(二)波兰尼嵌入的观点 | 第11页 |
(三)孙立平的市场转型观 | 第11-12页 |
(四)有选择的市场化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方法与基本概念 | 第14-18页 |
一、区域经济和区域治理 | 第14-15页 |
二、社会转型 | 第15-16页 |
三、中国经验 | 第16-18页 |
第三章 老工业基地社会及 LF 地区当时面临的危机 | 第18-23页 |
一、老工业基地社会及替代产业带来的质疑 | 第18-20页 |
二、LF 地区的危机 | 第20-23页 |
第四章 社会危机化解的主要途径 | 第23-37页 |
一、低保 | 第23-25页 |
(一)低保政策——社会救助体系制度分析 | 第23-24页 |
(二)阜新的低保情况 | 第24-25页 |
(三)小结 | 第25页 |
二、公益岗 | 第25-29页 |
(一)公益岗在阜新的确立 | 第25页 |
(二)公益岗在阜新的发展 | 第25-28页 |
(三)影响 | 第28页 |
(四)小结 | 第28-29页 |
三、农业园 | 第29-37页 |
(一)农业园区的由来 | 第29-32页 |
(二)农业园区面临的问题 | 第32-33页 |
(三)政府、矿工、村民的逻辑 | 第33-36页 |
(四)小结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