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7页 |
·铂类抗癌药物 | 第13-19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铂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 第15-16页 |
·非经典铂类配合物 | 第16-19页 |
·铂类配合物的抗癌机理 | 第19-25页 |
·顺铂的细胞摄取与活化 | 第20-22页 |
·Pt/DNA加合物 | 第22-24页 |
·Pt/DNA加合物的蛋白识别 | 第24-25页 |
·顺铂的耐药机理 | 第25-31页 |
·顺铂摄取降低导致的细胞耐药性 | 第26页 |
·含硫生物分子导致的顺铂失活 | 第26-28页 |
·Pt/DNA复合物的修复 | 第28-29页 |
·ATP7A和ATP7B与细胞耐药的关系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47页 |
第二章 Ampyplatin的合成,表征,以及其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 第47-77页 |
·引言 | 第47-50页 |
·单功能铂类配合物的抗癌作用机理 | 第47-49页 |
·课题提出以及待解决的问题 | 第49-50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5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0页 |
·铂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50-52页 |
·细胞毒性实验 | 第52页 |
·铂类配合物的细胞累积的测定 | 第52-53页 |
·质粒DNA的解旋实验 | 第53页 |
·Ampyplain与DNA结合方式的测定 | 第53-54页 |
·HMGB1质粒构建,蛋白质表达与纯化 | 第54页 |
·HMGB1蛋白质对于ampyplain与DNA复合物的识别 | 第54页 |
·Ampyplatin的水解 | 第54-55页 |
·Ampyplain与GMP的反应以及其动力学监测 | 第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71页 |
·Ampyplatin的合成与表征 | 第55-58页 |
·Ampyplatin的细胞毒性 | 第58-59页 |
·Ampyplatin的细胞累积 | 第59-60页 |
·Ampyplatin和DNA结合方式的研究 | 第60-61页 |
·HMGB1对于ampyplatin和DNA复合物的识别 | 第61-62页 |
·Ampyplatin水解 | 第62-64页 |
·Ampyplatin和5'-GMP的反应 | 第64-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第三章 顺铂从Atox1向ATP7A的转移:耐药相关的顺铂转移过程 | 第77-105页 |
·引言 | 第77-78页 |
·Atox1,ATP7A与顺铂耐药的关系 | 第77-78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78页 |
·实验部分 | 第78-86页 |
·实验材料 | 第78-79页 |
·实验仪器 | 第79页 |
·质粒构建 | 第79-81页 |
·蛋白质的表达与纯化 | 第81-84页 |
·MNK4与顺铂的反应 | 第84-85页 |
·Atox1与顺铂的复合物Pt/Atox1的制备 | 第85页 |
·烷基化修饰MNK4 | 第85页 |
·Pt/Atox1与MNK4的相互作用 | 第85-86页 |
·Pt/Atox1与MNK4的在几丁质树脂上的反应 | 第8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6-97页 |
·蛋白质的表达与纯化 | 第86-89页 |
·MNK4与顺铂的相互作用 | 第89-91页 |
·MNK4与Pt/Atox1的相互作用 | 第91-97页 |
·小结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5页 |
第四章 ATP7A,ATP7B金属结合域与Pt/Atox1复合物的反应 | 第105-113页 |
·引言 | 第105-106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05-106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06-108页 |
·实验材料 | 第106页 |
·质粒构建 | 第106页 |
·蛋白表达 | 第106-107页 |
·WLN2与顺铂的相互作用 | 第107页 |
·在TCEP作为还原剂下Pt/Atox1与MNK4的反应 | 第107页 |
·Pt/Atox1与WLN2的反应 | 第107-10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08-111页 |
·质粒构建 | 第108页 |
·WLN2表达与纯化 | 第108-109页 |
·WLN2与顺铂的相互作用 | 第109页 |
·Pt/Atox1与MNK4的反应 | 第109-110页 |
·Pt/Atox1与WLN2的反应 | 第110-111页 |
·小结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3页 |
第五章 Pt/Atox1与DNA相互作用 | 第113-121页 |
·引言 | 第113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13-115页 |
·实验材料 | 第113页 |
·质粒构建 | 第113-114页 |
·蛋白质的表达与纯化 | 第114-115页 |
·Pt/Atox1复合物与DNA反应 | 第11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5-118页 |
·质粒构建 | 第115-116页 |
·蛋白质的表达与纯化 | 第116-117页 |
·Pt/Atox1与pBR322的相互作用 | 第117-118页 |
·小结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1页 |
第六章 人类Ctrl C端与Cu(Ⅰ)的相互作用 | 第121-133页 |
·引言 | 第121-123页 |
·细胞内的铜的摄取 | 第121-122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22-123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23-124页 |
·实验材料 | 第123页 |
·测定SH含量 | 第123页 |
·测定不同还原剂对Cu(Ⅰ)的结合能力以及Cu(Ⅰ)的稳定性 | 第123页 |
·C8与Cu(Ⅰ)的滴定实验 | 第123-124页 |
·C8与Cu(Ⅰ)的结合常数测定实验 | 第124页 |
·Cu(Ⅰ)在C8和Atox1之间的转移实验 | 第12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24-130页 |
·Cu(Ⅰ)和C8在不同还原剂中的稳定性 | 第124-126页 |
·C8和Cu(Ⅰ)的滴定 | 第126-127页 |
·C8和cu(Ⅰ)结合常数的测定 | 第127-128页 |
·Cu(Ⅰ)在C8和Atox1之间的交换 | 第128-130页 |
·小结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4-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