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女性长袖舞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引言 | 第14-25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四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3页 |
五 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第一章 汉代长袖舞之溯源 | 第25-43页 |
第一节 夏代长袖舞的“蛛丝马迹” | 第25-28页 |
第二节 商代长袖舞的雏形 | 第28-33页 |
一 商代巫舞与“袖舞” | 第29页 |
二 甲骨文中的“袖舞” | 第29-31页 |
三 女乐语境 | 第31-33页 |
第三节 周代的“长袖善舞” | 第33-41页 |
一 丰富多彩的“长袖善舞” | 第33-38页 |
二 楚韵遗汉风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二章 汉代女性长袖舞流行现象 | 第43-62页 |
第一节 宫廷与民间共流行 | 第43-54页 |
一 宫廷中长袖舞盛况 | 第43-45页 |
二 宫廷长袖舞的功用 | 第45-48页 |
三 民间长袖舞盛况 | 第48-52页 |
四 民间长袖舞的功用 | 第52-54页 |
第二节 女性舞人是长袖舞表演主体 | 第54-61页 |
一 汉代女乐语境 | 第55-58页 |
二 女性舞人形象特征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三章 汉代女性长袖舞形态分析 | 第62-107页 |
第一节 女性长袖服饰 | 第62-72页 |
一 轻薄飘逸的舞服材质 | 第62-63页 |
二 舞服形制 | 第63-68页 |
三 舞服袖式 | 第68-72页 |
第二节 音乐 | 第72-80页 |
一 器乐风格与长袖舞 | 第73-79页 |
二 乐队编制 | 第79-80页 |
第三节 舞蹈 | 第80-96页 |
一 似鸾飞于天汉——袖势与袖姿 | 第80-89页 |
二 袅细腰以务抑扬—长袖与腰态 | 第89-93页 |
三 翩跹跹以裔裔—典型步式 | 第93-94页 |
四 审美风格特征 | 第94-96页 |
第四节 与角抵百戏共同表演 | 第96-102页 |
一 盘、鼓上舞长袖 | 第97-98页 |
二 特殊形式与技巧 | 第98-102页 |
第五节 女性长袖舞的思想情感诉求 | 第102-106页 |
一 现实主义情感——“悲怨”的基本情调 | 第103-104页 |
二 浪漫主义情怀——超越现实的向往 | 第104-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结论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5页 |
附录Ⅱ | 第115-123页 |
附录Ⅲ | 第123-125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